就业发展方的确定.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就业形势分析:危机与机遇并存 我国社会的现状:中国正处于近两百年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虽然社会上还有很多的体制弊端,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矛盾,但是政治上比较稳定,法制化进程已经开始,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并步入正轨。当今的中国大地充满各种人才成长发展的机遇。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等,都是我们的就业环境看起来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大众化教育必然带来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打破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观念和机制,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已由计划经济年代的十几万人上升到338万人;2006年毕业生总数接近380万。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10万按照国家教育部近几年公布的大学毕业生当年初次就业率为70%左右计算,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压力有多大。因此,高校毕业生必须提高求职意识和职场竞争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新型就业观念,即先求生存,后谋发展。眼下,“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就业难”又是相对的。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公布,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十分缺乏。在这个职业大市场中,大学毕业生无疑是最优秀的群体。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毕业生只要转变就业观念,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素质,一定能尽快地求得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  1.大学生就业观束缚于传统观念,就业市场化意识薄弱。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力;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意识”之上又加上了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大都要求去大城市的好单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大学生缺乏创业观和市场化观念,如果换个思维,将开辟就业的崭新天地。 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我们主张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十分看重走出校门的必要磨炼;从人才的发展和成才规律来看,任何事业有成的人无一不是从基层、从工作第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华而不实只能是一事无成。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确立自我检验的积极心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求职为镜,可以度长短。大学生要对就业过程有正确的认知,把寻求就业的过程看成是告别学生时代,破茧化蝶的成长考验,当成一次难得的就业能力的自我审核。有了这样的认知,大学生就会调动全部热情,以充分的耐心和智慧,去观察体会、去思考对比、去总结调整、去完善提高,从而以乐观的心态,客观理性地分析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岗位目标,本着“先就业、后择业”的原则,以积极的行动去迎接就业的挑战,挣脱从众、攀比的社会心理羁绊,尽早落实岗位,体会苦中有甜的成长必然。 摆脱专业对口的观念束缚 国内权威教育数据咨询机构麦可思公司对全国22万大中专毕业生调查显示,2008年全国只有67%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实现了专业对口,其中大部分是技术性岗位,也就是说,平均三个大学生中就有一个人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岗位。如果对所学专业特别感兴趣,该专业的市场需求或发展空间又很好,完全可以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耐力执著地追求专业对口。但换个角度看,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单纯强调专业知识,还要强调思维方式、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不应该是上大学的唯一收获。同时我们知道,跨领域知识和经验的相互渗透,往往会激发出超常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创造力。医用CT的发明就是物理学和医学的完美结合。被誉为“商界哲人”的冯仑在创办企业时,所招聘的员工必须是学习两个以上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把学了几年的专业知识暂且贮存,放眼新领域去汲取新信息、增长新才干,很可能因此开创出一片职业发展的新天地。在就业选择时,不仅要从专业和兴趣出发,更要把用人单位的客观需求和自我潜质相结合,去找到一个务实的落脚点。大学四年的学习不过是入门教育,重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爱”。真正的专业是在工作实践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再学习以及从业经验的积累,逐渐清晰而最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