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尚贤达猎头公司:2014年就业形势和未来五年就业大趋势
(尚贤达猎头公司编辑整理)
2013年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将达到727万,比去年还要增加28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2014年1-3月份,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基本均在走低,有的甚至创下近5年来的新低。2014年的就业形势究竟如何?未来五年,中国就业发展趋势可能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2014年我国就业形势浅析
近年来,劳动力就业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让人疑惑。特别是每年春节过后都会出现一方面“招工难”另一方面“找工作难”的现象。今年也不例外。这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反映了在市场供求总量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在一批劳动者难以实现就业的同时,另有一批企业则难以招到员工。
在“用工荒”的背后有着多重原因,迫切需要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而“就业难”则反映出劳动力结构失衡,求职者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对等,如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紧缺,部分高技术人才又期待较高的待遇而犹疑不定;普通求职者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难以胜任高技术含量的职务,但又不愿从事相对比较低端的工作,正所谓“高不成,低不就”,因此,找工作难也就难以避免。
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备受关注。解决我国劳动就业市场的结构性供求矛盾,需要多方努力,更得假以时日,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顺利实现体面就业的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同时要着力推动就业方式转变,有效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通过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就业问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后,根据人口结构和就业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实施了就业优先的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缓解了就业矛盾。1978-2012年,我国就业人员从40152万人增加到76704万人,年均增加10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基本稳定。与此同时,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人。
1、就业总量增加
2012年,全社会就业人员达到76704万人,比1978年增加36552万人,年均增长1.9%。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7102万人,乡村就业人员36902万人。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就业人员为6839万人,比2008年增加422万人,增长6.1%;三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增长迅速,就业人员为30263万人,比2008年增加207.38万人,增长17.8%。
2、就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快速增长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大,使得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进一步调整。2012年末,在全国76704万就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为25773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33.6%;从事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为23241万人,占30.3%;从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为27690万人,占36.1%。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由2008年的39.6:27.2:33.2调整为2012年的33.6:30.3:36.1。
3、当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从总量上看,城市青年和困难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仍然居多,就业的总量压力并未减轻,但其表现形式也会更多地融于就业结构性矛盾之中。从就业压力看,正从总量为主向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转变,未来将要更多面对的是结构性矛盾。
其一、就业的总量压力。虽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于2012年底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出现下降,但20——59岁就业年龄人口仍在增加,2010年我国15-6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4.5%,比2000年提高4.4个百分点,就业的总量压力依然不小,尤其要注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等三个方面。在市场就业机会平衡的状况下,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难的问题却日益突出,近3年有所加剧。
其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就业结构。2001—2012年的12年间,第二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从2001年的22.3%持续上升,至2012年达到30.3%,上升了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从2001年的27.7%上升至2012年的36.1%,上升了8.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则由2001年的50%下降至2012年的33.6%,降低了16.4%。由此可以看出,在十几年就业总量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第二、三产业对就业需求比重的加大和第一产业对就业需求比重的缩小,反映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内在联系。
其三、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0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