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小学生的智力与思维.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智力与智力测验 一、智力与智力理论 (一)智力的概念智力不是由一种单一因素构成的,它具有多因素、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结构。 (二)智力理论1.因素说1)特殊因素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智力是有许多特殊能力组成的,这些特殊能力应包括 填句(C)、算术推理(A)、词(V)、和领会指示(D)。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C.Spearman)于1904年提出智力的二因素说,认为智力是由贯穿于所以智力活动中的普遍因素(G)和体现在某一特殊能力之中的特殊因素(S)组成。人们在完成任何一种作业时,都有G和S两种因素参加。G因素参与所有的智力活动,S因素只参与一种智力活动,因此,G因素是智力结构中的首要因素,首要因素就是决定各种不同能力的因素。2.结构说1)三维结构模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富德于1959年提出的。认为智力第一维是操作,既智力实现的过程或方式;第二维是内容,即智力操作的对象;第三维是产物,是智力实现的结果。2)层次结构模型英国心理学家弗农(P.E.Vernon)于1960年提出的。认为智力最高层次是智力的一般因素;第二层次包括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能力倾向、操作和机械方面的能力倾向;第三层次是每个大因素群又分为几个小因素群,言语和教育的能力倾向分为言语、数量等;第四层次是各种特殊能力 3)二维结构模型3.皮亚杰的智力理论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著作中,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等是同义词。皮亚杰始终坚持心理的机能是适应,智力是对环境的适应的思想,也就是说,智力的本质是适应,使个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这种适应,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适应。皮亚杰明确地提出,智力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结构。皮亚杰指出,智力在一切阶段上都是把材料同化于转变的结构,从初级的行动结构升为高级的运算结构,而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描摹。皮亚杰早期强调图式(scheme,schema)概念(即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和平衡,构成新的图式。到了晚年,他强调的这个结构的整体性(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转换性(认知是一个主动积极的且发展变化的建构过程)和自调性(主客体的平衡在结构中对图式的调节作用)。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即感知动作时期(0~2岁)、前运算时期(2~7岁)、具体运算时期(7~11岁)、形式运算时期(11~15岁)。而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的这些特征,正是教育工作的一个出发点。4.信息加工理论的智力观詹森(Jensen)认为影响个体反映的因素有二:外界刺激强度和神经通路上各个关节点的激活阈限。在外界刺激程度相当的条件下,个体神经能的关节点的阈限越低,所需反映时就越短,个体智商也就越高。威斯(Weiss)总结了这些成果,提出了一个更完善的模型。他认为,智力信息加工过程中每一步骤的发应时与所需信息量都可以用数字加以量化,若个体的数字超过平均值则说明其信息加工程度好,智力亦较高。5. PASS理论纳格利埃里和戴斯(Naglieri Das)把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研究方法及智力的传统方法相结合,以此探讨智力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提出了活动的“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模型,简称为PASS模型(planning-attention-simultaneous-successive processing model)。他们认为,智力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注意—唤醒系统,个体对信息进行编码加工和作出计划的基本功能系统,其激活和唤醒作用;同时—继时加工编码系统,负责对外界刺激的接收、解释、转换、再编码与储存,再加工方式上分为若干单元同时开始编码的同时性加工和若干单元先后孤立地进行的继时加工,此过程是整个认知系统的核心;最高层次的计划系统,负责认知过程的计划性工作,对操作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三个系统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在同一知识背景下,执行各种的功能。6.智力理论言语的新进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智力理论研究新进展的主要特点是心理学家将传统的智力理论与认知心理学观点结合起来探索智力的实质。代表人物卡罗尔于1981年提出智力由10个认知成分组成,这些成分有监控、注意、知觉、综合、编码、比较、共同表征形式、共同表征检索(retrieval)、转化、反映执行(response execution)。1981年,斯腾伯格和波维尔(G.Bovell)从智力的内隐概念和外显概念(外部行为)研究出发,提出新的智力二维结构学说,并确定了智力结构的三种因素,即言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了多重智力理论。他指出智力的前提应包括解决难题的技巧、创造有效的产品和找出难题的潜力。他给出任意排列的八种智力标准:1)大脑有无损伤;2)有无专长;3)能否识别核心

文档评论(0)

dream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