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场白:A Beautiful Mind 美丽心灵 初晓博弈理论的概念知识; 认识繁复纷乱的社会现象; 分析经营管理的实践案例; 和谐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提高思维决策的能力水平。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 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了解。 保罗.萨缪尔森 选择 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叉, 而我选择人迹罕至的那一条,从此一切变了样。 博弈论研究对象 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决策主体在其行为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的策略选择及策略均衡的理论。 博弈分析的关键步骤是找出在别人选择既定的情况下自己的最优反应策略(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策略)。 博弈论的背景资料 汉语:“游戏”; game在英语的意思是人们遵循一定规则下的活动,进行的目的是使自己“赢”。奥林匹克运动叫Olympic Game 。在英语中,game有竞赛的意思,进行game是很认真的,不同于汉语游戏的概念。在汉语中,游戏有儿戏的味道。因此,将关于game的理论,即game theory 翻译成博弈论或者对策论。 望文生义说“博弈” “博彩” “弈秋” 1. 博弈在中国 《学弈》(《孟子?告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博弈又称博戏,是一门古老的游戏。《世本》说,“乌曹作博”,乌曹乃是夏代著名之能工巧匠。千百年来,博弈更是与人们的生活紧紧相连,从博棋到牌戏,从斗戏到彩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就这样形成了别具风情的博弈文化 1994年三位获诺奖的博弈论学者 Selten and Harsanyi 泽尔腾(1965)将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了动态分析,提出了“精炼纳什均衡”概念;以及进一步刻画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完备贝叶斯纳什均衡” 海萨尼则发展了刻画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贝叶斯纳什均衡”(1967-1968)。总之,他俩进一步将纳什均衡动态化,加入了接近实际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他们的工作为后人继续发展博弈论,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模型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 斯:主要贡献: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在不对称信息市场分析方面所做出开创性研究。 2005年二位获诺奖的博弈论学者 基本概念 局中人或参与者(Players) 规则(rules):规定博弈各方的行动顺序、方式、以及最终的结果等。 策略(Strategy):一整套的行动方案,规定了各种情况下的行动。比如: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相机策略(contingent strategy):仅在不确定事件发生时才会采取的策略。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行动:局中人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 支付( Pay-off ):博弈结束时,各方得到的收益。 策略均衡:参与者之间稳定的、可预测的互动行为模式,就是策略均衡。 均衡equilibrium 均衡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均衡即是平衡的意思,英文是:equilibrium 。在经济学中,均衡意即相关量处于稳定值。在供求关系中,某一商品市场如果在某一价格下,想以此价格买此商品的人均能买到,而想卖的人均能将商品卖出去。此时我们就说,该商品的供求达到了均衡。此时的价格可称之为均衡价格,产量称之均衡产量。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析。 博弈的类型 合作博弈: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问题。 非合作博弈: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选决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即策略选择问题。 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博弈:参与者对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及策略组合下的支付有充了解称为完全信息;反之,则称为不完全信息。 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博弈:指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或者尽管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者不知道先行动者的策略。动态博弈:指双方的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行动者可以知道先行动者的策略。 分析过程 再说三个枪手 A和B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在C被干掉之前,他们相互不是敌人。 这不难理解,毕竟人总要优先考虑对付最大的威胁,同时这个威胁还为他们找到了共同利益,联手打倒这个人,他们的生存机会都上升。而且,从悲观的角度看,他们恐怕也活不到需要相互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 但这个“同盟”也是很不牢固的,两个人都在时时权衡利弊,一旦背叛的好处大于默契的好处,他们马上就会翻脸。 在这个“同盟”里,最忠诚的是B ——只要C不死,他就不会背叛;A就要滑头多了,在前面轮流开枪的例子中,他不朝C开枪,从同盟者的角度说,就是没有履行义务,而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