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评比_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_教学设计-上传..docVIP

微型课评比_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_教学设计-上传..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2.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 3.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4.培养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2.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3.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并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教学难点: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 三、准备器材、药品: 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烧杯、导气管、止水夹、气球、塑料瓶、试管、水杯、纸团;木炭、硫磺、红磷、铁丝、蜡烛、火柴等。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请同学们深呼吸一次,然后屏住气息,尽可能鳖较长时间,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请尽情享受呼吸,我们是否发现了某种物质的宝贵? 二、新授 1.【讲述】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空气。 2.【问题情境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 你还想知道什么?请同学们尽可能多地提出有关空气的问题。(在学生描述提出的问题时,及时对不规范的语言加以更正) 3.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空气的成分。主要解决你们提出的下列问题:①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②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③怎样测定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 4.【问题情境2】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生活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定存在吗? 5.【过渡】面对无处不在的空气,你想过他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吗? 【讲述】这个问题早在2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想到了,并开始了探索之旅。 6.【多媒体展示】人类认识空气的历程。 7.【过渡】那么,拉瓦锡究竟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出空气的成分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6页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解开心中的疑惑。 8.【多媒体展示】动画演示拉瓦锡实验的过程, 9.请学生回答以上思考问题,并对不规范的描述进行更正。 10.教师解释实验原理,这是本环节的关键,无论是拉瓦锡的实验,还是现代实验,都基于同一个原理,利用化学反应消耗密闭在一段空间中的空气中的部分气体,从而腾出那部分气体占据的空间,由其他可观测到的物质来填充,从而将空气的不可观察性转化为可观察性进行研究。深入理解这一原理是学生能否自主设计新的实验来探究空气成分的关键。 11.【讲述】通过以上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其中,与汞发生反应的正是氧气。 12. 【问题情境3】现在我们能否模仿这个著名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请注意:我们的实验应该与拉瓦锡实验基于同一原理,联系生活实际,有哪些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从而将其消耗的物质呢? 13.教师提供一定的背景信息: ①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且五氧化二磷可溶于水。 ②硫磺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无色气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③蜡烛和氧气在点燃的时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4.【问题情境4】请同学们思考被淘汰的实验方案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15.教师简单归纳:有些物质与氧气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气态,这样一来会占据氧气被消耗之后所腾出的空间,阻止可观测物质的进入,导致看不出空间内气体体积发生的变化,尽管有些生成的气体可被水吸收,但只能吸收一部分,从而影响实验准确性。 16.教师演示课本27页【实验2-1】,对一些学生中出现的不规范实验动作进行示范更正,并提醒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17.教师引出文字表达式这一描述化学反应的工具。 18.【问题情境5】认真观察后我们发现,在我们的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略小于1/5,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是为什么? 19.背景信息提示: ①在集气瓶口与橡胶塞之间,玻璃管与橡胶塞之间,橡胶管与玻璃管之间需要密封良好 ②红磷是用来消耗氧气的。 ③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占据的空间要比常温时占据的

文档评论(0)

bhz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