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古时代中国人的日本知识与日本文学西渐的起始
【摘要】上古时代中国人对日本列岛的认识不断深化。由最初的“日出之国”到“岛夷”,由“岛夷”到后来的“倭”, 再由“倭”到最后的“对日本列岛知识的跃进式扩张”。这一认识的深化为以后中日两国文学的交融,特别是为日本文学的西传,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八世纪开始,日本文学开始传入了中国,古代中日文学的交流也就从单向传递发展为双向流动。中日古代文学,起始于政治统治的最高层,而主要在僧侣学者之间展开。在中日文学交流的过程中,日本民族文学的最基本形式―和歌传入中国。此后,和歌以及其他样式的日本民族文学,也通过各种渠道,逐步地传入中国。
【关键词】日本观 单向传递 双向流动 和歌
一、上古时代中国人“日本观”的演进
1、《尔雅》中记载的关于东方日出国的观念
公元前五世纪至前三世纪,中国上古时代最早的字书《尔雅》第一次记叙了我国先民对中国四周的地理观念。它称北方为“觚竹”,南方为“北户”,西方为“西王母”,东方为“日下”。其中,所谓的“日下”是“在太阳之下”,而不是“太阳落下”的意思。这是中国文献最早表述的我们的先民们关于东方日出国的观念。
2、《禹贡》中记载的关于日本列岛的观念
到了中国的先秦时代,出现了记载有关日本列岛知识最早的、有史实根据的文献―《尚书?禹贡》。《尚书》是上古时代官方文书的汇编,《禹贡》是《尚书》中一篇独立的地理学著作。在《禹贡》中,有两处记载透漏出中国古代先民关于日本列岛的最初的知识和观念。其一曰:“冀州……岛夷皮服,挟石碣石,入于河。”其二曰:“扬州……岛夷卉服,其篚织贝,其包桔柚赐贡。”从《禹贡》所指的方位来看, “岛夷”指的是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前后,活动于我国河北之东大海之中与浙江之东大海之中的域外人种。他们分别从北面的冀州即河北、南面的扬州即江苏进入我国境内。根据考证,他们大致是日本列岛上的先民。那些经过朝鲜、我国东北而进入河北的日本列岛古居民指的是“岛夷皮服”者;而利用季风与大洋回流,越过东中国海,漂流而至的九州、萨南一带的日本列岛古居民指的就是“岛夷卉服”者。《禹贡》的这一记载,反映了上古时代中国人对日本及其先民的一种最原始形态的观念。
3、《山海经》中记载的关于日本列岛的称谓
从战国时代开始,中国人对日本古居民已经有了一个专门性的称谓―“倭”。《山海经》是我国最早记录有关“倭”的史实的文献。《山海经》第十二《海内北经》曰:盖国在巨燕南,倭北,倭属燕。这里的“倭”指的便是日本。从山海经开始,上古时代文献都把日本列岛上的居民称为“倭人”,他们的国家称为“倭国”。 “倭”是“Ainu”的译音,其本意是指日本列岛的原居住民“阿伊努”人。 它有时也记作“倭奴”,“倭”与“倭奴”是可以并用同称的。顺便说明的是:这里的“奴”并不是我国汉语中用作贬义的人称指代。我国清人王先谦还认为“倭奴”是“倭”的长音。在以往很长的时间里,中日双方都不认为“倭”或“倭奴”有什么褒贬之意,只是到了十五世纪以后,中日之间的海防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以日本人为主的海盗袭击中国和朝鲜沿海,人们愤而称之为“倭寇”,从这时起“倭”才被带上了贬义的色彩。
像这样,人们对日本列岛的认识由最初的“日出之国”到“岛夷”,由“岛夷”再到后来的“倭”,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人们认识上的深化。但是,就当时的知识而言,这种“日本观”仍然是比较粗糙的。
4、中国人对日本列岛知识的跃进式扩张
在以上中国人对日本列岛的初步认识之上,从三世纪到五世纪,中国人对日本列岛的知识又有了一次跃进式的扩张。这种扩张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由《山海经》起始,中国文献中开始记录东方海国“倭”。从《三国志》起,中国正史中开始为日本设立了专传。专传共二千三百余字,在世界上第一次正式记录了当时分布于日本列岛的三十二个国家的内外形势。
第二,《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详细报告了日本列岛的三十二国中,有一个国势鼎盛
的“女王国”。它统属二十八个属国,“邪马台国”为“女王之所都”。这一记载意味着中国人的日本观逐步在脱去原始的性质,而更接近于科学。
第三,从三世纪起,中国的学者开始注意并收集和保存来自日本列岛的书面资料。例如,在由著名的文学家沈约主编,成书于五世纪的《宋书》中,有一篇极为有价值的文献―《倭国王武致宋顺帝表》。这是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一篇日本古代文献,也是第一份日本国家档案。同时,从文学的角度看,它又是传入我国的第一篇日本汉文学作品―第一篇日本历史散文。
三世纪起中国人的“日本观”所发生的这些跃进进一步扩大了中国人对于日本列岛的了解,并为以后中日两国文学的交融,特别是为日本文学的西传,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