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效果试验
摘 要:为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开展了5种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2.5%苯甲?嘧菌酯SC 50mL/667m2、75%肟菌?戊唑醇WG 20g/667m2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均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可在水稻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药剂;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4-81-02
近几年来,单季稻种植面积在池州市贵池区呈逐年扩大趋势,2015年达到2.7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6.7%以上。随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受气候、肥料、品种等因素影响,纹枯病、稻曲病成为贵池区单季稻中后期的主要病害,近年来连续出现偏重发生态势,严重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1-2],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据统计,2014年全区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生面积达2.9万hm2次,造成粮食损失达1 130.5t,因而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迫在眉睫。为了筛选推广新型高效杀菌剂,使广大水稻种植户减少药剂选择的盲目性,特开展了不同药剂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品种 杂交中籼稻内五优8015(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1.1.2 供试药剂 32.5%苯甲?嘧菌酯SC(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苯甲?丙环唑EC(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75%肟菌?戊唑醇WG(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24%噻呋酰胺SC(河北三农农用化工有限公司);12%井冈?蜡芽菌AS(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田概况 试验安排在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五里村吴善龙户责任田内。试验田土壤为沙泥田,土壤肥力中等,pH为6.2,有机质含量3.2%,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试验田前茬为油菜,于5月25日直播,大田肥水管理一致,长势均匀。按配方施肥,基肥:45%三元复合肥35kg/667m2;追肥:尿素10kg/667m2、氯化钾5kg/667m2。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6个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小区面积33m2(8.25m×4m),试验四周留保护行,小区间筑小埂,并用塑膜包埂,独立排灌。试验处理如下:处理1:32.5%苯甲?嘧菌酯SC 50mL/667m2;处理2:30%苯甲?丙环唑EC 20mL/667m2;处理3:75%肟菌?戊唑醇WG 20mL/667m2;处理4:24%噻呋酰胺SC20mL/667m2;处理5:12%井冈?蜡芽菌AS100mL/667m2;处理6:清水对照(ck)。
1.3.2 施药时间、次数及方法 根据水稻苗情,分别于7月30日(孕穗期)和8月13日(破口期)施药2次,施药时均为晴到多云天气。按每667m2用药液量30kg折算小区用药液量,采用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
1.4 天气情况 试验观察期共27d(7月30日至8月25日),试验期间日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21℃,试验全过程雨日8d,总雨量81mm。
1.5 调查分析
1.5.1 水稻纹枯病调查 第2次施药后15d,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查相连10丛,共50丛,记录总株数、各级病株数,计算病株数、病情指数、防效。分级标准(以株为单位):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片叶);2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3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4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全株发病枯死[3]。
1.5.2 稻曲病调查 第2次施药后30d(水稻黄熟期)进行调查,每小区平行跳跃式查50丛,调查总穗数,各级病穗数,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防效。分级标准为(以穗为单位):0级:未发病;1级:每穗1个稻曲;2级:每穗2个稻曲;3级:每穗3~5个稻曲;4级:每穗6~9个稻曲;5级:10个以上稻曲[4]。
1.5.3 计算公式 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病株(穗)率(%)=病株(穗)数/总株(穗)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穗)数×5〕×100;
防治效果(%)=(ck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ck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 施药后观察,各小区水稻生长正常,无药害现象发生。
2.2 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比较
2.2.1 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区的病株率达29.55%,病情指数达8.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