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也谈大学的必由之路.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谈大学的必由之路   [摘 要] 科教融合是大学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大学至今仍存在教师难以专心执教、教材更新缓慢、不少学生无心向学等问题,从而造成科教分离,因而创造力不足理所当然成为我国大学难以跻身世界一流的症结所在。要实现真正的科教融合,改革者首先必须从理念上明确,科教融合不是结合;其次应处理好“教研”“教学”“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共存、共接、共融;最后应牢固树立“创新精神”和“学生为本、学术为魂”意识,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创新之路。   [关键词] 大学;科教融合;教师;教材;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10-0029-11   一   争创一流大学在当下中国已成为大学校长乃至相关管理者的一致目标,无论是“985”大学还是“211”大学,无论是“省部共建”大学还是省级重点大学,翘首以盼也好,踮脚瞻望也罢,像“一二一”操练一样,都朝着唯一目标看齐。如此之下,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便有了不同层级学校的既定航道,于是便有了“科教融合”理念的重新提起。   何谓“科教融合”?按相关学者的定义,“科教融合”“是一种尽管经受各种挑战仍顽强延续下来的大学理念。从洪堡的柏林大学到吉尔曼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再到当代研究型大学,有一个理念始终贯穿其间:始则若隐若现,继而渐明渐亮,最终由应然走向必然,行将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变革与转型的主旋律,这就是科教融合的理念”[1]。这里有几层意思:一是确立大学理念;二是大学应是研究型;三是大学必须始终坚持改革。一句话,就是坚持“实现中国高等教育转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选择”[1]。通俗地说,就是想(做)前人从未曾想(做),今人未曾想(做)到,接下来的一段时期或相当长一段时期人们未能想和未能做的事情。   近30多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尽管走得很艰难,但通过“扩招”,学校的规模日益扩大了,在校学生人数和大学生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比大大提高了;通过“升级”,无论是大学数还是大学生(毕业生)数增加了,因而堪称世界第一了……   实事求是的说,教育古国一跃为当代教育大国的耀眼光环,的确让人陶醉。然而,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中排名若何?一说便让人不安,于是便有了“211”工程,于是便有了“985”工程,于是便有了“省部共建”工程,于是便有了“小211”工程……然而,中国的大学又像着了魔似的,快车一动便难以停下。但不争的事实却是,总难追赶上世界知名大学,即便是国内最顶尖的大学,也难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第一方阵。于是,奋起直追,迅速的“世界一流”便成为了国人永久的痛!   一流大学是要办的,当然是就国内大学相比较而言。世界一流大学也是要跻身而进的,这是既定目标,虽然路漫漫兮,艰难求索――个中原因何在?有的说是体制障碍,有的说是经费短缺,有的说是创造力不足……等等。应该说,这些既是问题,又不是问题。譬如,第一个问题,国家相关政策纷纷出台,中央逐年在为大学松绑;第二个问题,亦得国家支持,2012年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之比已达4%,对于国内顶级大学而言,还有其他经费来源。何况,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还将逐年得到解决,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不能忽略的是,任何事物变化,“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就此看来,中国大学创造力不足――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而创造力不足,对于大学而言,就是科研上不去。而科研上不去,那么“科教融合”就成为空话,接下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师生创新能力只能是纸上谈兵。因而中国大学绕不开的路是“科教融合”。   那么,中国大学具备这些条件吗?回答是肯定的――一时难具备。   首先,我们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吗?教师是教育之本,有多优秀的教师,便有多优秀的学生。一个典型的例子――1809年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用普法战争失败者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的话说:“建立柏林大学的主旨是要用脑力来补偿普鲁士在物质方面所遭受的失败。”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创办的这所学校,在此任教的有爱因斯坦、普朗克、冯诺依曼、黑格尔、叔本华,因而便有了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玻恩、赫兹、海涅、俾斯麦、舒曼等这样的学生。进入到近现代,在中国便有了罗家伦、陈康、王淦昌、陈寅恪、傅斯年、赵九章等大学校长、科学家、国学家,就连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周恩来也曾经受过该校及其一流教师的影响。仍然是这所大学,“二战”后,产生了2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国外的。就国内而言,因抗日战难,乔迁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因为荟萃了当时中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冯友兰、闻一多、朱自清、罗常培、罗庸等一流教师,因而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才,据不完全统计,有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