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张移.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户籍制度,张移 篇一:户籍制度历史及改革 关于中国户籍制度及改革历程的浅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制度是中国政府对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实施的、以户为单位的人口管理制度,根据地域和家庭成员关系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我国的户籍制度是我国“特殊”历史下的产物。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管理方针的制定与实施均建基于此项制度。中国的这种特殊制度在建国初期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乡间人员的流动频繁,该制度愈来愈受到广泛的争议与指责。2005年底,国家开始着手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截止2009年3月,已有河北、辽宁等13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划分。在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历程中,重庆、广东也开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户籍制度改革。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改革的路在何方?现今国家也还没有统一的方案,至此,改革之果到底为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一、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 中国的户籍制度自奴隶社会就有之,据《文献通考·卷十·户口考一》记载,周朝就有官吏负责人的出生病死和人员的社会流动事务以及领土的行政划分,以执行不同的税收和征兵制度。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随着王朝的更替,相应的户籍制度也在发生变迁以适合当时国家的各种需要。对新中国户籍制度历史的梳理,我们在此以改革开放的开始为分水岭。 1、改革开放之前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户籍制度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1958年前的自由迁徙的第一阶段,该阶段着重户籍的登记管理职能,这时的户籍管理政策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对人口居住地点与基本信息的登记上面,并不涉及公民的自由迁徙与利益权利的分配等问题;1958年——1978年严格控制的第二阶段,此阶段着重户籍在限定人口自由流动方面的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针对人口的乡城流动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与规制;1978年至今的半开放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新的利益格局形成,因此现阶段着重在相关的利益分配方面,其最突出的表现将涉及诸如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与公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诸多福利权益与户口相联系。 今天中国所施行的户籍制度始于1958年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所颁 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确立了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入、迁出和变更等7项内容在内的一套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衣、食、住、行、科、教、文、卫、就业、结婚等方方面面都根据户口来进行管理。 《条列》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是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便开始全面引进苏联的社会体制来建设被西方国家孤立的中国。在苏联计划经体制的影响下,中国也开始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家工业化战略,并且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实行统购统销。随着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城乡间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为了维护这种强积累模式的提取能力,国家一方面加快推行农业集体化,以便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另一方面加紧建立和完善城乡户籍制度,限制农村人口的外流,保障城市生活的稳定,一种城乡二元利益格局就此形成。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部分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生活不适应和城市市场功能的萎缩从根本上影响了当时人口流动的体制性问题。农民走出农村的离心力不断增强,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幅度衰减,在这两种矛盾的推动下,城乡冲突越加剧烈。 1957年,城乡社会主义改造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体制转轨问题,在经济发展方针上的冒进和反冒进的争论问题,城乡利益剪刀差拉大的冲突问题,整风中大鸣大放的问题,屡禁不止的农民进城问题,等等,构成了这一年错综复杂的政治社会生态。反右派运动为这些矛盾冲突的解决提供了特定的制度路径,直接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出台。 2、改革开放之后 改革开放后,在一些大城市开始实行一种介于正式户口和暂住户口之间的“蓝印户口”(由公安机关加盖蓝色印章而得名)用来管理外来人口。据东方网载文披露,最早的蓝印户口大致出现在1992年左右,最初以中小城市居多。1994年之后,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也开始办理蓝印户口。蓝印户口是由当地政府出台,对投资者、购房者或者“引进人才”等外地人给予的优惠待遇。蓝印户口持有者经过一定时期后,可以转变为常住户口。在广州,拥有蓝印户口的人基本上可以享受正式户口的利益,但要经过5年后才能够转变为正式户口。2002年4月该户籍管理办法被终止,改为使用居住证制度管理外来人员,从此“蓝印户口”退出中国户籍制度舞台。 1998年国务院发出批转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文件对户口管理作出了四项改革。第一,实行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对以往出生并要求在城市随父落户的未成年人,可以逐步解决其在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