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语行为动词认知语义语用地研究.docx

汉语言语行为动词认知语义语用地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2.2 语气的作用 ............................................374.2.3 语境的作用 ............................................384.3 隐性施为式与言语行为动词的关系..............................394.3.1 言语行为动词在施为式中的隐现..........................394.3.2 由隐性施为式引发的话语标记现象 ........................41第五章 结语 ...................................................... 45参考文献 ......................................................... 47致II谢 ........................................................... 52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 研究的目的和范围将汉语中存在的言语行为动词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现象。动词研究向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之一,并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将言语行为动词作为动词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小类的研究还未能深入,相较欧美学界对英语的言语行为动词的研究。其实从《马氏文通》开始,汉语语法学者就开始了对汉语中言语行为动词的研究,可以说对言语行为动词的研究是一直伴随着中国语法学的诞生和发展的。《马氏文通》在论述“外动字”(及物动词)带止词(宾语)时已经涉及到相关的言语行为动词,只是当初他并未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后来,不断有学者们对言语行为动词进行研究,于是这类动词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言语行为动词的面纱也一层一层被揭开,许多学者借鉴各种新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视角来对言语行为动词进行考察研究,可以说,这种做法不仅拓宽了研究领域,还进一步加深了研究深度,在此基础上取得了非常丰厚的成果。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其实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首先,关于言语行为动词概念的界定。言语行为和语言性行为不一样,语言性行为的相反概念是“非语言性行为”,即是那些只做事不用说话的行为,例如“洗脸”、 吃饭”等等,而语言性行为则包括如“演讲”、“辩论”、“报告”等等。同时用来指称言语行为的言语行为动词又不同于用来指称语言性行为的语言性行为动词,后者可称为广义上的言说动词,在这里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言语行为动词,而非言说动词。其次,关于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分类问题。现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于言语行为动词的分类由于运用的理论不同,采取的视角不同,分类的依据不同,从而得出的分类体系和结论也不尽相同,在这里本文则选择试图结合认知语义学的一些理论知识框架来对汉语中的言语行为动词进行分类。最后,在现存的关于言语行为动词的研究成果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前辈们对一个或者某一类言语行为动词,甚至是广义的言说动词的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某一个层面的分析,缺少对整个言语行为动词体系的系统考察。本文以认知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理论为基1第一章绪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础理论,以孟琮、郑怀德等编著的《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言语行为动词为基本研究对象,对里面列举出的所有的言语行为动词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主要针对上述缺陷和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穷尽性的考察,能够对汉语中的言语行为动词得出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完善对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分类体系和语用功能的研究。1.2 研究状况综述1.2.1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形成和发展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哲学的哲学中心课题发生了两次重要的转向,终于从本体论、认识论转到了近代的语言论,在西方传统哲学中掀起了语言哲学的研究热潮,其中最重要的哲学流派都走向了通向语言的道路,使意义问题成为转向之后哲学研究的核心。作为语言哲学的奠基人,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L.)提出了“语言游戏”这一具有启发性的概念,认为语言哲学的研究目的是研究日常语言的功能,即语言及其语言相关活动所构成的整体行为。维特根斯坦在其著作《哲学研究》中描述道:“我们站在光滑的冰面上,那里没有摩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条件是理想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无法行走。我们想走,我们就需要摩擦。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初步体现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思想,为后来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推翻了索绪尔等人确立的“语言”统治地位,以“语言游戏”取而代之,可以说维特根斯坦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创立了日常语言哲学的研究范式,为研究日常语言做出的重要的贡献。但是,维特根斯坦对那些似是而非的哲学问题的分析

文档评论(0)

tkhy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