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免费阅读).ppt

新人教版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免费阅读).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比较其经济大背景的不同之处。 (1)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原因是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政变了大跃进给农业带来的困难局面。(4分) 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原因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4分) (2) 1963-1965年是计划经济体制.(2分)1981-1985年是经济体制改革。(2分) 时 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 1、掌握两个概念:“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2、总结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认识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3、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决策,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 4、了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5、掌握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和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及上海浦东的开发的基本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6、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分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7、综合本专题内容,认识和评价中共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50年代初的恢复 50年代中的发展 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曲折 生产关系调整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一阶段: 工业化开端(过渡时期) 1953—1956年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一五“计划(53—57)及成就 三大改造(53—56)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第二阶段: 探索与失误: 1956—1976年 1956——1966年,十年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正确的探索 中共八大 1960年“八字方针” 失误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的劫难 第三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 ⑴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改革开放 ⑵经济体制改革 ⑶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⑸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953—1957年) 1.必要性与可能性(条件): 我国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必要性) 条件 ①新中国成立,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前提) ②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 (可能性) (是“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 (1)时间:1953年提出 (2)内容:提出了工业化主张;完成三大改造。 (3)目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2.过渡时期总路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可以比作“一体两翼”:“一体”是指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主体,“两翼”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工业化建设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3)从根本上说,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改造服从社会主义工业化,而社会主义工业化又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3.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 “一体两翼” (1)时间:1953---1957 (2)指导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基本任务:完成三大改造。 (3)地位: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4)主要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而后飞机制造厂 4.“一五”计划 (1)时间:1953---1956 (2)性质: 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领域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历史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特点:发展过程艰难曲折,突出的成绩和严重的失误同时并存,但总趋势向前。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功探索与失误 (1956——19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