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评价制度建设的思考成长博客.ppt

新课程背景下评价制度建设的思考成长博客.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背景下 评价制度建设的思考 浙江省湖州中学 吴维平 我们的认识与思考 一、发展性评价 ——新课程评价的理念 1、目的:促进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2、内容:综合。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方式:多样。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4、主体:多元。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5、特别关注:过程。终结性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二)、新课程学生评价的重点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 评价方法 。 3、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新课程教师评价的重点 1、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关注,教学设计能力,交流与反思能力。打破以学生成绩论教师工作成效的唯一依据 ) 。 2、重视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的反思能力的提高。(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的评价制度) 3、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二、我校评价的总体框架 (一)学生评价 1、学科评价; 2、活动评价; 3、综合素质评价。 (二)教师评价 1、课堂教学的评价; 2、自我评价(电子业务档案); 3、学生参与的评价。 三、评价的组织机构 (一)新课程评价领导小组 (二)相关操作小组: 1、学分认定组织机构 2、综合素质评价小组 3、教师评价小组 1、学分认定组织机构: (1)学分认定领导小组; (2)学科学分认定小组; (3)学分认定仲裁小组。 2、综合素质评价小组 组 长:分管德育校级领导 副组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 成 员:年级组长、班主任、体育、 艺术教研组长 3、教师评价小组: 组 长:分管教学校级领导 副组长:教务主任、办公室主任 成 员:教务处、政教处、 办公室相关人员 我们的实践与探索 一、学生的学分认定 学分认定考核的原则: (1)体现新课改的特点: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强调可操作性: 尽可能简单易行; (3)充分考虑学科特点。 (一)、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习领域的学科模块的学分认定(满分100分) 1、过程评价共40分: 出 勤:10分、 课堂表现:10分、 作 业:10分、 学科特点:10分。 修习时间若未达到规定修习时间的2/3,则不能取得该模块学分,不参加过程性评价,需重新修习; 出勤分= (2)课堂表现10分 (物理、化学和生物包括实验操作、) (3)作业10分 作业质量(包括订正)、 上交作业的次数 及时程度 分别给出4-10分不等。 若作业上交次数少于1/3,则作业成绩给0分。 (4)学科特色评价10分。根据学科的特点制订方案(见各学科方案) 政治(综合探究):10分—视综合探究任务完成的表现和效果,分别给出4-10分不等。若学生不参加或者消极参加综合探究,表现非常差,不能达到综合探究基本要求的,则给予0分处理; 英语(口试内容):背诵课文、读单词、短文,就某一话题即兴演讲。根据语音、语调、流畅程度,分别给出0-10分不等的成绩。 (二)、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领域的学科的学分认定 1、过程评价共50分:其中包括:出勤、学习态度、课堂表现。 2、终结评价(模块测试):每学完一个模块后,由学校统一组织测试(测试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作为终结评价成绩(以百分制计)。 3、模块考核成绩 =终结评价分×50%+过程评价分 (三)、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 1、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 (1)开题报告和学习方案----20分; (2)每次课题研究学习活动的记录----20分: (3)课题研究中所收集的材料(包括原始材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20分; (4)具体反映每一成员参与研究的感受、体会小结---20分; (5)课题研究学习成果(论文、研究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活动设计、实物设计、多媒体课件等)---20分。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