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学生的健康,关注我们的未来 主讲:刘泽盛 皖西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 Tel E-mail:xljysy@wxc.edu.cn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 者不能相互替代。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之下,心理健 康教育是纳入德育系列的,但这不等于说,两者存 在着包含关系。 认识误区—— ● 德育是统率心理健康教育的。 ● 现在的德育已经没有什么实效性,所以要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 初中政治教材中已经包括了心理健康教 育,没必要再单独提一个“心育”。 ⑴ 联系 ●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不仅有思想 方面、品质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及法制观念 方面的原因,而且往往还伴有心理方面的原 因。 ●德育和心育互为补充,殊途同归,共同 为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和道德品行而努力。 ⑵ 区别 ●从育人功能看,德育主要是关注学生的 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的问题,关注政治 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向的问题,关注法 制意识、道德意识、社会规范等问题;而心 理健康教育则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人 格完善及社会适应性问题,预防学生在日常 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理不适应或心理 困扰等问题。 ●从教育内容看,德育往往注重“高、大、 全、远”的人物、事件、观念、原则、规范、 道德、传统等等,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往往注 重学生身边“真、实、小、近”的人物、事 件、心态、理念及价值判断等等。 ●从教育形式看,德育侧重由外而内的理 论灌输和教育 ( 尽管它也有榜样的感染与熏 陶),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由内而外的体 验、感悟和个性的自我张扬,通过助人自助 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 ● 其它——德育的三大理论基础;心育的四大心 理学流派及其整合(精神分析、行为、人本、认 知)/ 德育的出发点是社会需要(爱国家、人民、 集体、家庭、自己);心育的出发点是人本需要 (价值和尊严,爱自己、家庭、集体、人民、国 家)/ 德育的目标是道德健全,基线:道德规范、 政治规范、行为规范,最高目标是“四有”新人; 心育的目标是人格完善,基线:没有心理障碍,最 高目标:自我实现/ 德育的方法是说理、启发、实 践、奖惩、榜样等;心育的特有方法是心理测试、 放松训练、游戏辅导、电话咨询、暗示与催眠等。 ⑶ 主张加快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专业化道 路的同道们往往比较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 别的一面。但在这项事业蹒跚起步之时,突出“专业 化”很容易使一大批本来就“心存犹疑”的德育管理干 部及班主任“望而却步”或作为旁观的口实。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应该更加强调德 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联系的一面,并尽可能从体 制上对这种“联系”加以保证。因为,“联系”才能使 心育找到一个适当的定位。 人性是怎样的(你的学生观)?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怎样达到这个目标?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发生率高(12-29%),仅有10-22%被医疗机构诊断或接受治疗,自杀事件常有发生。 3.很多学生高分低能,社会适应能力差。 1.不同国家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 2. 中国学生心理问题调查结果 200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沃建中博士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公布了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的结果:从总体来看,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比例在80%左右,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都在5%以下。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学习和升学方面的心理问题 2、品行方面的心理问题 3、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 4、人际关系和青春期方面的心理问题 5、个性与人格方面的心理问题 6、特种心理障碍问题 7、严重心理失常问题 181名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年级分布 近几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联合19个省、市、自治区对全国22个城市24013名4-16岁城市儿童进行了测查,22个城市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的详细情况如下: 3. 政府部门重视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199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2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内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