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全国初级职称考试——考前5天提示(二)
第一章 资产
第八节 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
一、固定资产
(一)外购固定资产
1.入账成本=买价+场地整理费+装卸费+运输费+安装费+相关税费+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提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动产)支付的增值税,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在购入的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安装调试成本等,作为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其成本,待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3.企业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将各项资产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并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二)建造固定资产
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核算时应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1.出包工程
如果企业建造固定资产采用了出包方式,企业支付给建造商的工程价款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实际发生的必要支出,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2.自营工程
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工程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领用工程物资时: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支付发生的其他工程费用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支付工程工资及福利时: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
使用本企业自产产品时(不动产):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成本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计税价格×税率】
使用本企业外购的材料时(不动产):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使用本企业自产产品时(动产):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使用本企业外购的材料时(动产):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工程完工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1.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1)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
(2)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折旧方法的选择应当遵循可比性原则,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1)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相当于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
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
另外,为了调整该折旧方法的误差,要求在倒数第二年改为直线法。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
【提示】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3.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基本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
管理费用(行政用固定资产的折旧)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
在建工程(用于工程的固定资产的折旧)
研发支出(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的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的折旧)
贷:累计折旧
4.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1)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记入“管理费用”科目;企业设置专设销售机构的,其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记入“销售费用”科目。
(2)企业发生的某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涉及到替换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这样可以避免将替换部分的成本和被替换部分的成本同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导致固定资产成本被高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软件资格考试软件评测师(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中级)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pdf VIP
- 如何进行水运工程竣工决算编制.pdf
- wps入门培训课件.docx VIP
- 2025--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A类真题卷及答案 .pdf VIP
- 小学生飞机科普PPT课件.pptx VIP
- 维修工安全教育培训.pptx
- ISO 4628-1-2016中文+英文,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价缺陷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外观均匀变化程度的标识—第 1 部分.pdf
- 便血病的中医护理.pptx
- ISO 4628-2-2016中文+英文,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价缺陷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外观均匀变化程度的标识—第 2 部分 起泡等级的评定.pdf
- 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培训课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