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浙江语言学家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籍 语言学家 《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传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收录著名的现代语言学家共318位(大体截至1946年出生的学者)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有4个省的语言学家人数最多,依次排名是: 浙江59人,占18.55% 江苏43人,占13.52% 广东37人,占11.62% 福建22人,占06.91% 浙江占第一位。 有三个原因: (1)历来比较重视教育,尤其比较重视语文教育; (2)都处于沿海地区,在近代和现代得开放之先风,善于吸取新鲜的理论和方法; (3)江南的山水、江南的传统熏陶、孕育出充满人文精神的研究人才。 一、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的特点与贡献 (一)特色 第一,在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方面,有着很好的学术传承关系。中国的学术研究,历来讲究“继承”,传统小学更是如此。有的还是一脉相承,具有直接的师承关系。如钱玄同(吴兴)对研究,沈兼士(吴兴)对字放牧 研究,就深受他们的老师国学大师章炳麟(余杭)的影响。 第二,这些学者大多融会贯通,全面发展,在音韵学、文字学和训诂学等各个方面造诣都很深,同时还都拥有自己独占鳌头的专长。如罗振玉(上虞)不仅精通甲骨文。而且在铜器铭文、简牍碑刻上也有独到见解。陈梦家(上虞)专攻古文字研究,还涉及文化、历史、宗教等领域;马叙伦(余杭)研究的重点是《说文解字》,同时旁及金文、石鼓文;孙诒让(瑞安)主要从事古文字研究,朱起凤(海宁)主要进行训诂研究,独立编撰《辞通》,等等。 第三,这些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的还具有学术的前沿性和开创性,如章炳麟第一个建立了完整的上古声类系统,并且开创了词源学的研究;王国维(海宁)和罗振玉则并称创建甲骨文的两大家;唐兰(嘉兴)主要致力于中国古文字以及中国文字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沈兼士借助于汉字的意义、声音和字形的联系,开创了“字族”的研究。 第四,他们多数既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研究功底,又初步掌握了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真谛,因此往往能够推陈出新,或者旧说翻新,或者建立新学。如钱玄同第一次运用国际音标来拟测先秦古韵,还积极为统一国语、推广文字改革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二)开创了历史词汇学新的研究领域 特别是关于中古汉语的研究(包括敦煌变文)更是异军突起。关于中古汉语词汇的研究有两条线索:第一是从关注敦煌文献研究开始,最早开始研究的是罗振玉和王国维,两个人的角度不尽相同,一个偏重于敦煌学,一个偏重于俗文学作品,而第一个对敦煌文献及艺术进行系统研究的则是姜亮夫,他虽然出生于云南昭通,但是1953年以后就一直在浙江高校工作,他的楚辞学和敦煌学是他的学术强项,代表作有:《屈原赋校注》、《楚辞学论文集》、《楚辞通故》以及《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敦煌学概论》、《敦煌学论文集》。 而后的蒋礼鸿专攻历史词汇学,重点还是近代汉语的词汇,《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出版后获得学术界一致好评,致使一举成名。他的重要著作还有《义府续貂》、《古汉语通论》等。这纛研究的特色是注重于语言的研究,把语言和历史以及文化结合在一起进行。 这方面研究还有在其他地方工作的浙江学者,比较有影响的如张相,他的力作是《诗词曲语词汇释》,对唐宋金元明人的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词语进行诠释、互释、汇释; 另一位是胡竹安,他专攻《水浒》词语研究,代表作是《水浒词典》。 (三)20世纪50—60年代培养的 并且在1978年以后崭露头角的 赵诚(杭州)、曹先擢(长兴)、裘锡圭(宁波)、王宁(海宁)、项楚(永嘉)、蒋绍愚(富阳)等。这批中年学者研究的特点主要是: 第一,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知识面比较宽,所以在诸钓得了可喜的成绩。如赵诚,在音韵学、文字学(以甲骨文为主)、训诂学几个方面都有研究,最出色的是文字学方面,著作有《甲骨文简明词典》、《甲骨文文字学纲要》等。 第二,具有强烈的意识,力图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结合,如王宁对训诂学方法的改进,和老师陆宗达合写了《训诂方法论》、《古汉语词汇答问》,第一次对传统的三种训诂方法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她还倡议以“形”为中心,重新建立独立的文字学,体现这一思想的是《汉字构形学讲座》。 第三,古为今用,开始向语言文字的应用研究倾斜。如曹先擢以汉字本体研究为基础,以应用研究为重点,特别关注现代汉字的使用,包括汉字教学、辞书编撰、现代汉字整理与规范等,他还主持了《新华字典》等多种字典、词典的修订。 第四,研究领域的扩展。他们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研究范围,而把自己的触角伸向更加广阔的园地。如裘锡圭的研究开始主要是甲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