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股票市场牛熊转换机制分解.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股票市场牛熊转换机制分析 (一)中国股票市场历次牛熊转换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业正式拉开了中国股市的大幕。按照股指每一次持续性上涨(或下跌)的幅度超过30%作为一轮牛市(或熊市)阶段的标准,可以将中国股市的运行轨迹划分为六次牛熊转换(如图1),仔细分析每一次转换的过程,或许能挖掘出转换背后的驱动因素。 1、第一次牛熊转换 牛市(如图1所示A—B点):1990年12月19日的99.98点至1992年5月26日的1429点,涨幅1329%。 熊市(如图1所示B—C点):1992年5月26日的1429点至1992年11月17日的399.1点,跌幅72%。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这一时段里,涨幅居前的股票基本上是上市比较早的小盘股,筹码的稀缺使得这些股票的价格被反复炒高。此时中国股市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股市的监管机制刚刚开始形成,规定了涨跌幅限制(最初实施1%,后改为0.5%)及交易量限制(当天成交量不到其可上市交易量的0.3%,当天就不涨)。但是市场严重的供不应求,推动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消息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市场经过短期的暴炒之后,股价已经远远脱离基本面的支撑,市场开始价值回归,市场的不成熟使得这种回归造成了股指大幅度的波动。92年8月8日至10日,举国上下为之疯狂的“深圳认股权证”事件,充分暴露了新兴资本市场的狂热,“8.10”风波使得业界对于中国股市的看法出现了分歧。管理层看到了市场上可交易股票太少导致供不应求所造成的问题,于是决定扩容,这个政策一出,资金恐慌性的抛售,使股市出现连续性暴跌,从6、7月份直到11月份,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01点下跌到399.1点,跌幅高达72%。 2、第二次牛熊转换 牛市(如图1所示C—D点):1992年11月17日的399.1点至1993年2月16日的1558.95点,涨幅303%。 熊市(如图1所示D—E点):1993年2月16日的1558.95点至1994年7月29日的339点,跌幅78%。 快速下跌之后市场陷入低迷,中国股市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上,新华社受到高层领导的指示发表了《关于股市的通信》,即表明了“股市坚决要试”的态度,又对当时市场问题进行了提示,起到了统一认识的作用。政策信号的出现鼓励资金反手做多,推动股指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85点开始,持续上涨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95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收复了前面半年的跌幅,大盘期间涨幅高达303%。 快速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在92年底,两市上市公司仅有53家,但到了94年底,已经发展到了291家,规模扩大了5.5倍。伴随着新股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同时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当时的通货膨胀率是14.7%,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此期间,受到紧缩政策和经济调整的影响,股市连续下跌,这一轮熊市从触发因素来看,是因为宏观调控政策为压制通胀转向从紧导致,在周期上看与实体经济的周期调整保持一致,这说明股市的中长期走势是由实体经济的运行趋势决定的,而导致这二者转变的原因是来自于宏观经济政策。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发展,渐渐走向成熟,一些规律性的因素开始浮出水面。 3、第三次牛熊转换 牛市(如图1所示E—F点):1994年7月29日的325.89点至1994年9月13日的1052.94点,涨幅223%。 熊市(如图1所示F—G点):1997年5月12日的1510.18点至1999年5月18日的1058.39点,跌幅30%。 证券市场持续下跌后处于一片萧条,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1994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的文章。宣布三项“救市”措施,分别为“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俗称“三大政策”。强有力的股市救助政策的出台使得投资人再度亢奋,资金入市疯抢廉价筹码,之前跌幅居前的个股展开报复性反弹,1个半月时间里,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94点。 但是这次市场上涨的触发因素是股市政策,其带来的后果是短期内的快速上涨,但是由于支撑股市的宏观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宏观调控政策依然是适度从紧,实体经济和企业盈利并没有发生好转,依然是下行周期,因此股价失去支撑,市场在短期的暴涨之后,重回跌势。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