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ase 甲乙因事争执互殴,甲用铁条打乙,乙遂抽刀相向,乙妻恐怕事情闹大,奋力夺下乙手中的刀,又恐丈夫吃亏,顺手拾起一木板递与其夫,乙持木板与甲相抗,不想木板上的铁钉打中甲的太阳穴,致甲死亡。 乙和其妻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犯罪,构成何罪? case 郑某在13岁时盗窃他人财物2万元。1998年8月5日其14岁生日那天,郑某邀集几个同学、朋友到一饭馆聚餐,郑某与邻座古某发生冲突,争吵中古某推了郑某一把,郑某恼羞成怒,借着酒力,随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向古某连刺数刀,古某躲闪不及被刺中要害部位,当场倒地而死亡,郑某见状吓得立即逃跑。在回家的路上,抢劫了一个包,包内有现金5万余元。后郑某赶奔其在外省的外婆家避难。 2000年6月5日,郑某出门游逛,见路边停着一辆半新的“桑塔纳”,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行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在车站候车的三人撞死,郑某不仅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走。第二日下午,郑某将汽车以4万元的价格卖出。不久后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公安机关还查出郑某于1999曾经先后两次受人之托,将两包约1000克的“海洛因”从乡下带到省城,共得到酬金2000元。 问题:郑某的上述各行为哪些构成犯罪? 第五章 有责性 第一节 有责性概述 第二节 责任能力 第三节 犯罪故意 第四节 犯罪过失 第五节 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第六节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第七节 认识错误 第八节 严格责任 第九节 期待可能性 第一节 有责性概述 一、概念 是指个人因实施危害社会、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所受到的谴责或非难。 包括: 个人主观心理状态及相关要素 二、本质 1、道义责任论 2、社会责任论 相对的意志自由 三、对象 1、行为责任论 2、性格责任论 第一次考虑行为责任 地二次考虑性格责任 即人格形成的责任 四、构造 (1)心里责任论 (2)规范责任论 关键是期待可能性的地位 五、意义 责任主义 限制机能 (1)主观责任 (2)个人责任 第二节 责任能力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内容 1、概念 是指对自己实施的该当构成要件、违法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 理解: (1)道义责任论:犯罪能力 (2)社会责任论:刑罚能力 通说:犯罪能力 本质:相对的自由意志 2、内容 (1)辨认能力 (2)控制能力 3、二者的关系 (1)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无辨认能力就无控制能力 (2)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 (3)二者缺一不可 二、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一)刑事责任年龄 (二)精神障碍 (三)生理功能丧失 (四)生理醉酒 (一)刑事责任年龄 1、 概念 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2、 划分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按照我国刑法典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但应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 或由政府收容教养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按照我国刑法典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称相对无刑事责任阶段。 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 注意:是行为,而不是具体的罪名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按照我国刑法典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3、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原则 (1)从宽处罚的原则 即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 这里所说的“不适用死刑”是指不允许判处死刑,不是说“不执行死刑”,也不是说等满18周岁再判决、执行死刑。 4、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几个问题 (1)年龄的计算 周岁 公历 过了生日的第二天起算 (2)年龄的突破——决不允许 (3)跨年龄阶段问题 (二)精神障碍 1、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1)标准 医学标准 心理学标准 结合标准 (2)我国——结合标准 2、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 (1)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 判断时刻:行为实施时 (2)大多数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 3、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 (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范围 A:处于早期或部分缓解期的精神病 B:某些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 (三)生理功能丧失 1、对象: 一是既聋又哑的人,主要是先天聋哑和幼年聋哑者; 二是盲人,主要指先天和幼年丧失视力者。 2、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坚持应当负刑事责任与适当从宽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3、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生理醉酒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EU5-产品使用说明书-EU5-BJ7000C5D3-BEV-北汽新能源EU5车型用户手册V3.pdf
- 特定场景自动驾驶,快速上行赛道值得关注_2022-05-自动驾驶.pdf
- 液氯(氯气)和氯乙烯生产企业以及过氧化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指南.docx VIP
-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2017修订版.docx
- 液氯(氯气)生产企业重点检查项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表.docx VIP
- 《作文》专题系列课件126《作文分论之_诗歌类材料作文》.ppt
- 2023年度公务员考试(公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测试卷(附答案和解析).pdf VIP
- LittleSwan小天鹅TB36V81H 波轮全自动洗衣机 巴赫银 门盖巴赫银 波轮式 220V,1Ph 50Hz.pdf
- 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doc
- 第一讲:形势与政策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