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三、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1)都是主观心理活动 (2)动机是目的的前提和基础,目的来源于动机,动机促成目的。 (3)有时表现为直接的联系,动机与目的一致 2、区别 (1)动机更抽象,更内在,起推动犯罪的作用;目的是所追求的危害结果在主观上的反映,比较具体,起引导、指挥作用。 (2)一种犯罪的犯罪目的相同,除复杂客体犯罪外,一般一罪一目的;动机则因人、因具体情况而定。动机灵活而目的稳定。 (3)一种犯罪动机可能导致多种不同的犯罪目的。 (4) 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有的情况下并不一致。 (5)犯罪目的偏重于影响定罪,犯罪动机偏向于影响量刑。 第五节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难点) 一、认识错误的概念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又称为刑法上的错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主观认识与行为的事实情况或刑法上对该行为的评价不相符合。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一般分为两类,即对法律的认识错误和对事实的认识错误。 二、法律错误 行为人实施行为时,主观认识与刑法规范对该行为的评价不一致。 1、行为人将无罪误认为有罪 2、行为人将有罪误认为无罪 3、行为人对于其应成立的罪名或应处以的刑罚的轻重有错误认识 处罚原理:法律错误不影响故意的成立,仍然应负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影响刑事责任的大小。 三、事实错误 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主观认识与行为的客观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事实错误包括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情况的认识错误,和对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事实错误。 1、对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 2、对行为手段的认识错误。 (1)行为人所采用的手段具有危害社会的可能性,但由于其认识错误,实际上使用了不能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手段 (2)行为人采用的手段足以造成危害后果,行为人误以为不能造成危害结果 3、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 (1)对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对象的认识错误,即对目的物的认识错误. (2)对属于构成要件的对象的认识错误 4.打击错误(行为误差;“目标打击错误”) 行为人攻击的结果发生在与其意图的对象不同的对象之上的情形。在对象的辨认上是无误的,而是产生于行为本身的误差。 5、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1)行为人误以为自己的行为达到了预期的犯罪结果,事实上却没有发生。 (2)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事实上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行为人误以为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 (3)行为人的行为没有按照预想的方向及目的停止,而是发生了行为人所预见和追求的目标意外的结果 (4)行为人实施了甲乙两个行为,伤害结果是由乙行为造成的,行为人误认为是甲行为造成的。 1.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 A.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2.卡车司机甲在行程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 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的右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了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甲驾车逃离,甲的行为构成? A. 故意杀人罪 B. 交通肇事罪 C. 破坏交通工具罪 D.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 3. 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清晨,朱某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了防止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均以中毒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八章 犯罪的主观方面(要件)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所必须的,行为人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具有的心理事实。 二、特征 思考下列案例 (1)某甲上山合法打猎,发现猎物旁边站着他的仇人,随开枪将其仇人打死; (2)假设甲发现猎物旁边站着一个陌生人,该人离猎物非常近,甲知道自己枪法不行,如果开枪有可能将该人打死,但他想,“管他呢,打死了活该!”随开枪打猎,结果将该人打死; (3)假设甲发现猎物旁边站着一个陌生人,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八章 切削液.ppt
- 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8.1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ppt
- 第八章 语言地理学.ppt
- 第八章 有机物污染的异位修复理论与技术.ppt
- 第八章 清洁生产评价.ppt
- 第八章 经典力学的哈密顿理论之5.doc
- 第八章 经典力学的哈密顿理论之三.doc
- 第八章 经典力学的哈密顿理论之一.doc
- 第八章 经典力学的哈密顿理论之四.doc
- 第八章 西斯蒙第.ppt
- (高清版)DB52∕T 689-2010 烤烟专业队伍建设作业规范 专业烘烤队伍.pdf
- (高清版)DB52∕T 692-2010 贵州省温泉旅游设施与服务.pdf
- (高清版)DB52∕T 713-2015 地理标志产品 雷山银球茶.pdf
- (高清版)DB52∕T 679-2010 贵州省标准化烟叶站(点)建设规范.pdf
- (高清版)DB52∕T 687-2010 烤烟专业队伍建设作业规范 专业植保队伍.pdf
- (高清版)DB52∕T 685-2010 烤烟专业队伍建设作业规范 专业育苗队伍.pdf
- (高清版)DB52∕T 705-2011 人工马尾松地径材积表.pdf
- (高清版)DB52∕T 722-2011 白栎次生薪炭林经营技术规程.pdf
- (高清版)DB52∕T 743-2012 金属冶炼行业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pdf
- (高清版)DB2201∕T 8-2021 行道树栽植与养护管理技术规范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