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第二节 辑佚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辑佚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历代辑佚工作概述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狭义辑佚单指辑佚书; 广义辑佚有辑佚书、辑佚文、辑佚诗、辑佚书目等。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1、历代文献散佚的基本状况 先秦文献流传到汉代者,多载于《汉书·艺文志》。《汉志》所收文献614种,现仅存87种(其中完整42种,残本45种)。两汉旧籍新书总数约有2000种,而《四库全书总目》收录仅100种,今存汉人著述(含辑佚本)总约120种。秦汉文献遗存至今实为少数。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魏晋南北朝期间,私家著述渐多,纸墨应用渐广,图书流传较易,私家藏书也得以发展。但社会动荡,战火连年,对保存文献又极为不利。此时文献得以流传者也只有100余部,约仅有当时著述的百分之一二。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隋唐著述繁盛,《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唐代学者著作28469卷,约6500种左右。《四库全书总目》收录唐人著作也仅307部,佚书亦达百分之九十四以上。 宋代以来文献数量更为丰富,文献散佚情况尚无明确统计。大概文献时代越远散佚越多。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2、散佚文献的主要类别 一是亡佚之书。简称“佚书”(初作“逸书”)。指原有其书而后代毁亡、散失不传之书。佚书又分三种情况:全佚之书,缺佚之书,散佚之书。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全佚之书即一页不存的佚书。如晋·王涛著有《三国志序评》三卷,至隋亡佚,只有零星散句为他书所征引。 缺佚之书为独立文献尚存,但残缺不全,并非完帙。古籍流传中,缺佚现象十分普遍,且愈古缺佚愈多。 散佚之书为原书已不存在,但其某些篇章完整保存于其他文献中。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散佚之书以诗文别集最为显著。如曹操有《魏武帝集》梁朝增辑为30卷、录1卷,宋代已散佚,但其诗文有整篇见载于《文选》、《艺文类聚》等图书中,明人张溥据以辑成《魏武帝集》1卷,凡诗文145篇,纂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二是脱佚之文。指形式上似乎完整保存但实际有文句、文段脱佚的古籍。如《容斋随笔》提及《太平御览》所引《史记》、《战国策》文字,“多今本所无”。《战国策》刘向校定为33篇,今传亦为33篇,但有佚文,王仁俊辑录《战国策佚文》1卷,可知洪迈所言不缪。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三是散佚之篇。指编辑诗文总集、别集之时,从多种书里零散搜集出来的那部分诗、文,以及全集编成之后漏收的诗文。漏收情况有二:编辑未知而遗漏;编辑有意弃而不收。如今人对《全唐诗》所做补遗,多数正是当时《全唐诗》编纂时遗漏之篇什。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3、文献亡佚的主要原因 文献亡佚原因,约有六点: 一是书厄造成。各种战乱兵祸、自然灾害以及管理不善均导致大量文献被毁。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五厄”指书籍被焚毁的五次厄运。见《隋书·牛弘传》 秦始皇下令焚书,坟籍扫地皆尽,此为第一厄; 王莽末年,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为第二厄; 汉献帝移都时,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此为第三厄; 刘曜、石勒覆灭京华,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为第四厄; 周师入郢,梁萧绎悉焚典籍于外城,此为第五厄。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十厄:明代藏书家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中说“牛弘所论五厄,皆六代前事,书自六朝之后复有五厄。” 隋开皇之盛极矣,未几皆烬于广陵。 唐开元之盛极矣,俄顷悉灰于安史。 肃、代二宗,存加鸠集,黄巢之乱,复致荡然。 宋世图史,一盛于庆历,再盛于宣和,而女真之祸成矣。 三盛于淳熙,四盛于嘉定,而蒙古之师至矣。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二是历代对某些文献重视不足致使其难以流传以至“自然消亡”。如大量科技书籍纷纷失传即是如此。 三是雕版印书之前,书籍主要靠手抄流传,对一般书籍抄录极少,因而也就逐渐被淘汰以至消亡。如萧统《文选》一出,前此多家文集相继亡佚;范晔《后汉书》问世,各家《后汉书》也基本不传。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四是雕版印书之后,两种以上相近之图书,往往只有一种广泛流行,其余逐渐被淹没不闻。如欧阳修重修《五代史》后,原薛居正《五代史》被学宫削去不刊,逐渐废止。而清乾隆时期又恢复薛居正《五代史》为正史,其书已不可得,乃就《永乐大典》及《册府元龟》等文献中甄录排纂,尽量按照原书体系,重新整理为150卷,即今日之《旧五代史》。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亡佚 五是规模过大之书不易流传。如曹魏《皇览》,多达千篇,传抄不易,至南北朝时已不见完书,仅存节本,隋代则节本亦不存。 六是某些官书只存于宫廷秘府,视为秘籍,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