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基本理论和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基本理论和方法(一) 人类学的应用与实践 一、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的讨论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单指社会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更替过程。有人认为,社会变迁是文化变迁的一部分(文化:生计、社会制度、观念及信仰)。 折中:社会-文化变迁 观点一:文化变迁不是那些单独文化特质或文化内容纳替换、增减,而应该是整个文化结构的变迁——进化论观点。 观点二:运动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因此,文化变迁应该是文化的任何方面所发生的任何变迁,它既包括物质文化的变迁和非物质文化的变迁.也包括文化持质、文化持质丛等文化内容的变迁和文化结构上的变化。 一、文化变迁 结论: 1.文化的均衡、稳定是相对的.文化变迁是永恒的。 2.文化的演变是纵向的演变,也是横向的变化,如文化传播、文化涵化等。 3.文化的突变一一文化的进化,也注重了文化的渐变—一文化内容的改变。 变迁进程:创新、传播、进化、涵化、冲突、适应、同化、融合、趋同和整合。 二、文化变迁理论的变迁 (一)古典进化论:人类社会文化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1、万物有灵——多神教——一神教 2、巫术——宗教——科学 3、蒙昧(早、中、晚)——野蛮(早、中、晚)——文明 4、杂乱婚、伙婚和普那路亚制家庭、对偶婚与对偶制家庭、一夫多妻制婚姻和父系大家庭、一夫一妻制婚姻和小家庭。 二、文化变迁理论的变迁 (二)传播学派 1、泛埃及主义 2、多点传播论 (三)历史学派 1、历史特殊论 2、文化相对论 (四)功能主义 1、整体变迁 2、功能论 3、结构功能论 二、文化变迁理论的变迁 (五)新进化论 1、能量获取与技术 2、多线进化论 三、文化变迁的类型 (一)无意识变迁(自然变迁) 1、发明等引起的变迁 2、文化的接触和传播引起的 (二)有意识变迁(自愿变迁) 1、主动变迁(有计划变迁) 2、指导性变迁:指某一文化的某些入有计划地促使或帮助另一文化的人们发生变迁。 3、强制变迁:指用强迫手段迫使他文化发生的变迁。 四、文化变迁的模式 变迁的动因:渐变、发明、发现、传播 内容:积累进化;函化 五、文化变迁的机制 (一)创新 创新是一种观念或一群观念的创新。 1、发现 2、发明 (1)无意识发明 (2)有意识发明 3、创新的基本条件 (1)机会;(2)观察;(3)鉴赏。以及想象、天赋等。 (2)文化基础、社会需要、人才。 五、文化变迁的机制 (二)传播(或借用) 1、定义:一种文化因素从产生它的社会流出,可以不管这一文化因素是否被接受、改造或拒绝的情况。 2、传播的类别: 有意的传播 媒介传播 刺激传播 五、文化变迁的机制 (二)传播(或借用) 3、文化传播的基本条件:文化接触 4、采借的选择 5、选择的标准与过程 过程:传出、采借、整合 标准:对某一特定的创新所采用的速度,取决于创新在接受一方文化中的相对优越性、适应性、复杂性、可行性和可鉴别性。 五、文化变迁的机制 (二)传播(或借用) 6、文化传播的整合过程 取代、添加、创造、重新解释(调适过程) (三)函化 1、文化函化的前提条件:文化接触与文化传播 2、影响因素:个体、文化的开放程度、政治军事力量对比、文化差异程度、文化间关系、文化的复杂程度。 3、函化的过程与结果:接受、适应(同化、融合)、抗拒等。 * * 文化变迁的模式、机制与后果 *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