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七讲 新闻职业操守(伦理) Lec 17: Journalistic Ethics 内容 讲解:理论部分(30分钟) 案例:陈力丹老师教材,非常丰富和有针对性 观碟:CCTV-10《讲述》节目2003年记者节专题(精彩不容错过) 伦理学可以教吗? 美国教材《媒介伦理学》(向同学 推荐,李青藜老师译)中称,太多 的书籍都坚称伦理是无法讲授的。 它们说伦理随情境而变——每一条讯息都独一无二,除了真实的日常生活,没有其他途径可以真正学习伦理学。 这个分析不完全正确。在教堂和父母的教诲之外,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通过自己做出抉择和观察他人做出抉择来学习伦理学。 当代职业伦理学中心问题 我负有什么责任(duties,也译成“义务”),对谁负有责任(承担义务)? 我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反映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消极责任与积极责任 18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认为,一个行为只有出于责任,在道德上才是正当的,而在康德的道德世界中有两类责任。 严格的责任一般是消极的:不谋杀,不失信;不撒谎。 善意的责任更积极一些:帮助他人,发展某人的才能,表示感激。 康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没有花费时间定义这些观念,但是哲学家们一般都会声称,严格的责任(例如不伤害人)比善意的责任(如提供帮助)更具有道德上的强制性。 道德体系不是伦理的同义词 当一个道德体系中的因素相互冲突时,伦理就开始起作用了。与其说伦理解决的是对与错的矛盾,不如说解决的是同样吸引人(或同样令人厌恶)的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并决定如何在二者之间做出取舍。当一个道德体系中的因素相互冲突时,伦理原则可以帮助你做出艰难的抉择。例如: 18世纪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康德(Kant)描述了一个著名的伦理困境:当一个持枪男人来到你家门前,问另一个人在哪里(正藏在你家壁橱里),因为他想杀了他,你应该怎么做?你是撒谎,还是说实话?犹太教与基督教共有的道德体系认为杀戮和撒谎都是不对的。但是,你必须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康德的问题令人既惊讶,又困惑。 伦理学理论一: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存在于两个极端之间。例如,勇敢的极端一方面是怯懦,另一方面是蛮勇。但是要自己做出抉择,你就要运用实践智慧,按照高标准行事,并且要与坚定、连贯的品性特征相一致。因此,事实上,美德的中间地带并不是一个对每个个体都相同的线上一点。反之,正如下图所示,它是随个体而变的行为范围,作用在于避免令人讨厌的极端。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 不可接受的行为 可接受的行为 不可接受的行为 怯懦……………………勇敢…………………蛮勇 伦理学理论二:康德的绝对命令 康德的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声言,一个人的行为应当基于这个前提,即一个人做出的选择能够成为普遍规律。此外,他还提出博爱和仁慈应当是你行为的目的,而不应当仅仅是手段。康德将这两个准则称为“绝对”命令,意味着对它们的要求不能屈从于条件因素。很多读者都会看出康德的绝对命令和《圣经》中金箴的相同之处:待人如待己。二者对于责任的关注非常相似。 康德的伦理理论基于这样的观念:与其说伦理力量存在于行事的人身上,不如说存在于行为本身。这一伦理理论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理论不同,因为他把何为伦理的观念从行为人转移到了行为本身。这并不意味着康德不相信道德品质,而是意味着人们可以基于责任感而做合乎道德的事,即便他们的品质可能会使他们倾向于不这样做。 伦理学理论三: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最初是英国人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英国哲学家和法学家,功利主义伦理学的代表。认为利益是行为的唯一标准和目的,每个人关心自己的利益,就会达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主要著作有《道德及立法原理》、《义务论或道德科学》等)。 稍后,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将当时尚属新奇的观念引入了伦理讨论的视野:行为的结果是决定行为是否道德的重要因素。按照功利主义的观点,为了更多人的利益而伤害一个人可以被视为是道德的。例如,抱着为社会提供更广泛的善的希望而进行的调查性报道,其方法从伦理上来说是正当的,即便是其结果可能伤害到正被报纸或广播电视报道的那些个人。 伦理学理论三:功利主义(续) 功利主义已经浓缩成为为最多数的人谋求最大的善的道德哲学。虽然这个简练的短语对功利主义理论的总结相当潦草,但它还是导致了对这个原则的过分机械的应用:累计善的总数,减去伤害的数量。如果得到的数字是积极的,则该行为就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2004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pdf VIP
- 《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x
- 回收、暂存、中转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 电路与电子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VIP
- 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pdf
- 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汽车电气装调工赛项)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汇编 202305.pdf
- 东华大学819有机化学2018年考研真题.pdf
- 精品推荐企业财务制度通用版汇总.docx
- 2016年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9有机化学考研真题.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