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采油化学 采油化学是研究如何用化学方法解决采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采油中出现的问题,有油层的问题,也有油井、水井的问题。 油层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采收率不高 。 油井的问题:砂、蜡、水、稠、低。 水井的问题,主要有出砂和水注不进去的问题以及注水剖面不均匀,造成注水效率低。 第一节 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 储层岩石主要是砂岩和石灰岩,本节将介绍砂岩的物理性质,如砂岩的比表面积、胶结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及岩石中的油水饱合度。 一、砂岩的粒度组成及比表面积 1.粒度组成 砂岩是由性质不同、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砂子颗粒经地层内胶结物胶结而成,颗粒与颗粒之间未被胶结物填充的地方便形成了孔隙。 2.砂岩的胶结类型 (1)基底胶结:胶结物含量较多,砂岩颗粒孤立地分布在胶结物中,彼此不接触或极少接触。胶结物与砂粒同时沉积,其胶结强度高。 (2)孔隙胶结:胶结物含量不多,充填于颗粒之间和部分孔隙中,颗粒呈支架状接触,胶结强度中等。 (3)接触胶结:胶结物含量很少,分布于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处,胶结强度很弱。 3、砂岩的比表面积 指单位体积岩石内颗粒的总表面积,或单位体积内孔隙的内表面,单位是cm2/cm3。 二、岩石的孔隙度及孔隙类型 岩石中存在的未被固体物质填充的空间称为岩石的孔隙。岩石的孔隙根据孔隙大小及在渗流中的作用分为: 1、超毛细管孔隙 孔隙直径大于500μm,裂缝宽度大于250μm,流体可以在其中流动。 2、毛细管孔隙 孔隙直径介于500-0.2μm,裂缝宽介于250-0.1μm之间,只有当外力大于毛细管效应时,其中流体才可流动。 3、微毛细管孔隙 孔隙直径小于0.2μm,裂缝宽度小于0.1μm,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力下,流体在其中不能流动。 4、孔隙度ф 指岩石的孔隙体积Vp与岩石的表观体积Vf的比值 ф= 若用岩石的有效孔体积Ve代替Vp,则得岩石的有效孔隙度: ф e = ф或ф e是计算储量和评价油藏特性的重要指标,两者在大多数油藏岩石中基本相同,但油藏工程师感兴趣的是фe。 砂岩的ф e在10-25%之间。 三、油层岩石的渗透性 1、定义: 油田砂岩中多数孔隙是相通的,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压差下,它具有让流体通过的性质,即具有渗透性。 渗透性的大小用渗透率来表示,其大小反映了流体在岩石阻力的大小。 2.达西定律 设有一个截面为A,长度为L的圆柱形待测岩心,将其夹紧于岩心夹持器中,用粘度为μ的流体充满岩心,并在P1的压力下流过岩心,通过岩心后的压力为P2,此时测得的流量为Q。 经过多次试验:Q与A成正比,与ΔP=P1-P2成正比,与流体的μ和岩心的长度成反比。 Q=K 或 K:岩芯的渗透率;Q:出口流量; μ :流体粘度; L:岩芯长度; A:岩芯截面积; △P:岩芯两端的压力差; 渗透率K的单位达西,单位为m2或Cm2。 四、储层中流体的饱合度 油层中的油、气、水饱合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油、气、水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油的饱合度: 水的饱合度: 气的饱合度: Vf、Vp、 ф分别表示岩石的外表体积、孔隙体积和孔隙度。 五、储油地层中含有多相流体的岩石渗流机理 当砂岩中有油、气、水多相流体时,流体的性质将影响岩石的渗流特性。 2、接触角是液体界面与固体表面之间(包括液体相部分)的夹角或者气体界面与固体表面之间夹角。 据水滴在固体表面上θ的大小,一般将固体分为两类:一类θ<90o,通称为亲水固体,如玻璃、石英、硅酸盐、硫酸盐、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合物;另一类θ>90o,通称为憎水固体如石腊、沥青、金属硫化物 3、毛细管现象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水润湿管壁而形成弯液面; 二是毛细管压力。毛细管压力产生于弯液面,只有弯液面才有毛细管力,而弯液面产生于润湿。 Ps——毛细管管压力; ?——油水界面张力; ——弯液面曲率半径; R ——毛细管半径; θ——为润湿角。 若液体能润湿管壁,即θ90°,管内液面呈凹形,此时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反之,若液体不能润湿管壁,即θ90°,管内液面将呈凸形,此时液体在毛细管中下降。 六、气阻效应、液阻效应 1.气阻效应:是指气泡通过毛细管时,因变形而对液体流动所产生的阻力效应。 2.液阻效应:是指液珠如油球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