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特征及其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特征及其影响.doc

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特征及其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特征及其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特征及其影响 林国新 (莆田学院社科部,福建莆田 351100)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极其珍贵、极为丰厚的历史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区域性的民族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伦理文化。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特质及影响进行探析,希冀激起关心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当代中国人的关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特征;影响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长达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成功地维系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持续发展,保存并光大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奇观。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看,一个民族的历史愈长,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就愈深厚。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民族文化,蕴含着与世界其他文化不同的特质。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原有的历史文化进程,受到以火与剑开道的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产生了极大的转折。19世纪末叶以来,一批沐浴了欧风美雨的先进中国人在对自己民族进行深沉反思的过程中,开始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特质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活方式的标志,负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正视传统文化发展中的缺陷和不足,不是一般性理论问题,而是一个认识并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战略性课题,应当引起中国知识界的高度关注并加以认真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伦理特征   1.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P11)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以儒学为轴心的传统。以“求善”、“践仁”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与希腊文化以“求真”、“求实”为目标的“科学型”颇有差异。作为科学型的希腊文化主要成就在自然科学方面。“其中最有价值的则是留基伯、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这一学说对以后的科学幻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集希腊时期自然科学之大成者是亚里斯多德。”[2](P115)科学型文化把宇宙论、认识论与道德论严加区分,分别作纵向研究,探索各自的发展系统,而且,科学型文化探求道德问题也是为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服务的。然而,作为“伦理型”的中国文化,不讲或很少讲脱离伦理学说的智慧,伦理道德原则从来就没有囿于人事范围,它总是被当作宇宙万物的本性,乃至被看成世界的本体。许多哲学、政治学观念的产生,都是以伦理思想为起点、为核心,向外作水波式的扩散。如阴阳这对范畴,便从伦理(夫妇)推及到政治(君臣)、科学(炼丹术)、文学(刚柔相济)。与此同时,若干不同范畴又往往以伦理观念作为归宿。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便是典型的“反求诸已”式的聚向伦理中心的反思。2.伦理型文化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与伦理中心主义直接相联系,中国的“治道”特别注重道德感化。在中国历史上,当氏族社会还没有完全解体的时候就跨入了文明的门槛,氏族社会的宗法制度、宗法思想就一直延续下来。在宗法制度下,宗族内贵贱等级有别,血缘亲疏有异,宗族内的团结藉此而得以维系。宗法制度通过以血缘关系为联结纽带的社会复合体将社会成员牢固地维系在一起,借以克服单独个体所不能克服的困难,并承受单独个体所不能承受的压力。尽管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是作为单独的个体而产生,但他们从未能作为单纯的个体而存在,集体与个人浑然一体,集体代表个人的利益。由于集体是一种抽象一种虚幻的存在,因而最终只能寻找一个权威的“人”,如族长来代表。家族世代聚居,有族谱以明长幼嫡庶,有族规以教化惩戒,有族长以握裁断之权,有祠堂以扬祖先之灵。每个人都落入宗法关系中,都缺乏独立性,只好依赖宗法关系整体行动。在宗法社会的中国,道德的威力始终被看得比法律更为重要和有效,孔丘说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正义》)便点明了此种“德治主义”的精义。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主要是以伦理的训条,而不是以法律精神治理国事。中国的每个人首先考虑的也不是遵从国家的法治,而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履行伦理义务,臣对君尽忠,子对父尽孝,妇对夫尽顺,弟对兄尽悌;与此同时,君、父、夫、兄等尊者长者,对臣、子、妇、弟等卑者幼者也有特定的义务。这两者的配合,便构成宗法式社会“和谐”。因而,中国作为一个颇富于义务感的民族,其社会意识主要不是靠宗教和法治支撑,而是依赖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伦理加以维系。3.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突出特点是人本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凝神注视的是人间的是是非非,追求的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chenga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