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单选
蛋白质四级结构亚基间通过 非共价键 聚合
蛋白质溶液的稳定因素是:蛋白质表面带有 水化膜 和 电荷层
名解:
蛋白质二级结构:多肽链中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不包括侧链的构象。
蛋白质三级结构:多肽链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
蛋白质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亚基间的空间排布,亚基间相互作用与接触部位的布局。
简答:
维系蛋白质各级结构的的化学键或作用力各有哪些?
一级结构 肽键,有些蛋白质还有二硫键 二级结构 氢键 三级结构 次级键,主要是疏水作用,其次盐键、氢键、范德华力,对于有些蛋白质二硫键也是维系结构的重要因素 四级结构 弱的非共价键 综合
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变性蛋白质的特征有哪些?举例说明蛋白质变性在医学中的应用。
定义 在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生物学活性丧失及理化性质改变的现象。 特征 生物学活性丧失(最主要)
溶解度降低,易沉淀,粘度增加,易被蛋白酶水解,结晶能力消失 医学应用 75%酒精、高温和紫外线消毒灭菌(是微生物蛋白质变性)
低温条件下制备或保存酶、疫苗、免疫血清等蛋白制剂。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单选:
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3’,5’-磷酸二酯键
DNA变性是指:互补碱基之间氢键的断裂
tRNA:分子量最小,含稀有碱基最多。
5端起第一个环:以含二氢尿嘧啶为特征的DHU环
第二个环:反密码环
3端:CCA–OH氨基酸臂
hnRNA:mRNA的前体物质
填空: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核苷酸
tRNA的二级结构呈 三叶草形 ,三级结构呈 L形 。
真核生物成熟mRNA的结构特点是5’端有 m7Gppp 结构,3’端有 polyA 结构。
Tm值与DNA的 分子大小 和所含碱基中的 G+C比例 成正比。
名解:
Tm值:DNA加热变性过程中,50%DNA变性时的温度。
核酸分子杂交: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过程中,具有碱基序列部分互补的不同的DNA之间或DNA与RNA之间、RNA之间形成杂化双链的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DNA变性:在理化因素下,DNA双键间氢键断开成单链的过程。
酶与维生素
单选
1、酶蛋白决定酶促反应 特异性
辅助因子决定酶促反应的 种类与性质
酶的特征性常数:Km
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对氨基苯甲酸
填空
酶催化机理:降低反应活化能
必需基团:酶分子中与催化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理:竞争性抑制
酶原激活的实质是:形成或暴露活性中心
名解
竞争性抑制作用competitive inhibition: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使酶的活性降低。
同工酶isozyme:在同一个体内,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简答
1、简述酶促反应的特点
1.极高的催化效率 2.高度特异性 3.不稳定性 4.酶的活性可以改变
2、简述Km及Vm的意义,并说明测定方法
Km:①Km是酶促反应为最大速度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②是酶促反应的特征性常数
③反映酶与底物的亲和力
④Km最小的底物是该酶的天然底物
Vm:①是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
②与酶的浓度成正比
③Vm=k2[E]
④若酶的浓度已知,可以从Vm计算酶的转换数
测定方法:双倒数作图法、Hanes作图法、Eadie–Hofstee作图法和积分法
3、酶竞争性抑制作用有哪些特点?简要说明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理。
答:特点①大多数I与S结构相似,能够竞争性结合酶的结构中心
②抑制程度取决于酶与该抑制剂的亲和力和抑制剂与底物的浓度比
③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减弱甚至消除抑制
④Km上升,Vm不变
磺胺类药物作用机制:与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相似,可竞争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阻碍细菌中FH4合成
4、简述酶原、酶原激活及生理意义。
酶原:有些特定部位的酶在刚合成或刚分泌时没有活性,必须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形成相应的活性中心,表现出催化活性,这种没有活性的酶前体物质为酶原。
酶原激活:从酶原转变为活性酶的过程称为酶原激活,其本质是活性中心的形成或暴露
生理意义:①避免细胞自身消化,例如消化道内的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分泌
②酶原可以视为酶的储存形式,在需要时适时地转变为有活性的酶发挥催化作用,例如凝血酶
糖代谢
多选
1、糖无氧酵解和有氧酵解都需要的酶:
①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②已糖激酶
③6–磷酸果糖激酶–1
2、存在于糖异生途径中,而无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石油是否具有投资价值中石油是否具有投资价值.docx
- 中科协水蓄冷技术方案中科协水蓄冷技术方案.doc
- 中空板式陶瓷膜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案中空板式陶瓷膜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案.doc
-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研究.doc
- 中电广通股份有限公司中电广通股份有限公司.docx
-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计划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计划.doc
-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问题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问题探讨.doc
-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一课一得”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中等职业学校英语“一课一得”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doc
-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合作学习的实践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合作学习的实践.doc
-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研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