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主体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

主体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主体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基本情况 (一)课题的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仍然以教育者为唯一的主体,不能充分认识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显然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更难以实现自身的突破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作用于受教育者,以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最终养成完善的人格。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往往习惯于将受教育者当作客体看待,单纯地向其灌输相关的教育理论,使其主体性无法发挥,这样一来,受教育者就容易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上,从而变成机械的理论背诵者和记忆者,很难将理论内容吸收内化,更谈不上品德和人格的升华。而主体间性理论作为西方哲学视阈中的亮点,它所指向的恰好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互动,反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观点。主体间性涉及到两个主体之间或者是多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超出了传统的主体性视野中单一主体的桎梏。主体间性所指向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和调节性,而这一点正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需求不谋而合。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可以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的统一,并促进二者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使受教育者由被动的理论接收者变成主动的理论内化者。从而在使受教育者发挥主体性的同时,也使其品德和人格在不知不觉的浸染中提升,以便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真正落到实处。 基于以上原因,本对主体间性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合进行了大胆地尝试研究。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化;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变革和创新。主体问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反映了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与超越。(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一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精神。 第二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陷入一种自发、盲目的探索过程。 第三种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由于“主体”与“主导”概念内涵的重叠性,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种倾向掩盖或抑制另一种倾向。最为常见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凌驾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上,教师时时处处都成为主导。这必然导致学生从属于教师,并非真正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第四种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质参与、师生平等互动”的“双主体论”教育模式。这是在对单主体论、主体—主导论模式的缺点进行剖析后进行的理性选择。双主体论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而学生则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关键是真正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五种是认为“教育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的“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在主体间性教育中,主体与主体无时无刻不在交往着,主体与主体的活动相互延伸、扩展,二者之间形成不可分割的融合的区域,教育活动就存在与这个融合的区域内。主体间性教育认为教育活动既是一个建立在对象化活动基础上的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主动建构”的辨证统一过程,又是一个建立在意义活动基础上的以教育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对话为核心的精神性交往过程,从而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 从“中心论”、“主体—主导论”到“双主体论”,从“双主体论”到“主体间性论”,主体教育思想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其中,“双主体论”既是这一辩证发展过程的中介,又是这一辩证发展的关键。从“双主体”到“交互主体”,从“交互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主体性教育”自然发展到“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主体性教育的有益补充。 (三)课题的研究价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四)课题的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发动准备阶段(2013.03—2013.05) 确立研究方向和主要突破口,进行理论学习,文献探讨,酝酿研究范围和方法。 第二阶段:全面深入实施阶段(2013.05—2013.12) 确定了课题方案,全面开展主体教育实践研究。组织教师在理论学习和体会的基础上探索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方法、途径。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备课,互相交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形成课题成果。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适用、矫正阶段(2014.01-2014.03) 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或失败进行跟踪调查,对疑难问题进行再研究。 第四阶段:总结成果和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chenga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