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鉴赏意境 意境与意象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即景物形象) 联系: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表现为具体景物,意境则是由众多具体景物构成的画面整体。 如贺铸《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中“烟草”“风絮”“雨”为三个意象,三个意象的有机融合,构成了愁思无限的意境。 【提问】 1、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2、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诗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4、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5、××诗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题模式】 ①运用了×××(表现或修辞)手法,描绘了×××画面(景色),渲染了(营造了)×××氛围,表达了作者×××思想情感(心情)。 要点:手法+内容+作用+情感。 句式:运用了……描绘了……渲染了……表达了……②描绘了×××画面(景色),表达了作者×××思想情感(心情)。? 要点:内容+情感。 句式:描绘了……表达了…… ③描绘了×××画面(景色),渲染了(营造了)×××氛围。 要点:内容+作用。 句式:描绘了……营造了……④渲染了(营造了)×××氛围,表达了作者×××思想情感(心情)。? 要点:作用+情感。 句式:渲染了……表达了…… 例题1(2012年湖南高考试题)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案】 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总说内容) 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分说内容) 诗歌运用喜忧、暖冷、声色等的对比映衬,(手法)通过极具边塞特色、含蕴丰富的意象,(内容)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作用)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情感) 鉴赏景物形象(意象) 【提问】 1、指出诗中××意象的含义。 2、指出(分析)××意象的作用。 【答题模式】 ①表达了……情感 要点:情感 ②描写了×××景物,运用×××(表现或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想情感(心情) 要点:内容+手法+情感。 例题2(2010年江西高考试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案】 表达了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情感) 鉴赏人物形象、事物形象 【提问】 1、请简要分析诗中诗人的形象。 2、诗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3、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4、请概括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5、××诗句描绘了怎样的××形象? 【答题模式】 ①通过写×××,运用×××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刻画了×××的形象。 要点:内容+手法+作用 ②通过写×××,刻画了×××的形象。 要点:内容+作用 ③刻画了×××的形象 要点:作用 例题3(2012安徽高考试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答案】 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内容)通过这些动作、心理的描写,(手法)刻画了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作用) 鉴赏表达技巧 【提问】 一、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谋篇布局。一般从常考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入手分析。 ???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诗句进行赏析。 ???2、××诗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题模式】 ①运用了×××(表现或修辞)手法,描写了××景物,表达了作者×××情感(心情)(或:起到了×××作用)。 要点:手法+内容+情感?(或作用)。 句式:运用了……描写了……表达了(起到了)…… 例题4(2011福建高考试题)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2)请从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