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Scott经验规则 * 不同助色团的影响顺序(给电子能力与影响力成正比) 不同生色团的影响顺序(拉电子能力与影响力成正比) 生色团对于吸收谱带位移和强度的影响均大于助色团 * 例题 * (2)稠环芳烃 波长红移,强度增加,精细结构更加明显 角型结构增加幅度较相应线型结构小 * (3)杂芳环化合物 五元杂环与烯烃相似,较少有芳香性特征 六元杂环和稠环芳杂环与苯、稠环芳烃相似 助色团和生色团使吸收带红移 * 1.3.6 无机化合物 电荷迁移跃迁 硫氰酸铁配合物为红色,就是因为其在可见光区存在电荷迁移吸收。 配位场跃迁:d→d 跃迁,f →f 跃迁 * 1.4 紫外光谱的应用 1.4.1 化合物的鉴定 紫外光谱一般比较简单,特征性不强,利用紫外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摩尔消光系数(ε)可以为结构鉴定提供辅助信息。 紫外光谱提供的主要信息:共轭体系是否存在,羰基的存在,利用经验计算规则可以推测共轭体系中取代基的位置、种类和数目等。 鉴定方法:一,与标准物和标准谱图对照;二,比较吸收波长和摩尔消光系数。 * 220 ~700 nm没有吸收峰,说明化合物为脂肪烃、脂环或其简单衍生物,甚至非共轭烯烃。 220 ~ 250 nm有强吸收(ε10000) ,说明存在共轭的不饱和键,如共轭二烯或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 在250 , 300, 330nm有强吸收峰,说明有三个、四个和五个共轭体系存在。 250 ~ 300 nm有中等强度吸收(ε ≈ 1000),显示不同程度精细结构,且在200nm有强吸收带,说明含有苯环或芳杂环。 270-350 nm有弱吸收(10ε100),R带,且200nm附近无吸收带,可能有孤立羰基的存在。 300nm以上有高强度吸收,并呈现多个吸收带,?max较大,甚至延伸至可见光区,说明具有长共轭结构;若具有明显精细结构,则可能为稠环芳烃(芳杂环)及其衍生物 紫外光谱给出的结构信息 * 1.4.2 纯度检查 待测化合物本身无紫外吸收:测定杂质的吸收。 本身有紫外吸收:示差法。 实例1:通过测定苯的消光系数进行无水乙醇纯度的测定,因制备无水乙醇时用苯共沸蒸馏带水。 实例2: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测定,测264nm处的吸光度,药典2000版第二部。 * 1.4.3 异构体的确定 构造异构体可以通过经验规则计算推断。 松香酸两个共轭双键不同环,根据Woodward-Fieser规则,其基准值为214nm,加上取代基影响,松香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不会超过250nm。而左旋海松酸,两个共轭双键同环,其基准值即为253nm,加上取代基影响,最大吸收波长远远超过250nm。所以只要测定这两个有机物的紫外光谱,即可区分两个有机物。 松香酸 左旋海松酸 α-紫罗兰酮 β-紫罗兰酮 α-紫罗兰酮两个碳碳双键不共轭,而β-紫罗兰酮两个碳碳双键共轭,因此,α-紫罗兰酮的最大吸收波长至少要比β-紫罗兰酮少30nm。 * 反式异构体的λmax和ε均大于顺式异构体。 互变异构体的确定。 * 反应产物的判断 反应条件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产物A或B A B 产物A相当于三个烷基取代,其紫外最大推算波长为214+3×5=229nm。而产物B不仅相当于4个烷基取代,而且共轭的双键是环外的,其最大波长为214+4×5+5=239nm,两者的紫外吸收波长有显著的差别。若实际测得最大波长为240nm则产物为B,而实测波长为230nm则为A。 现推算:A最大波长为214+3×5=229nm,B最大波长为253+3×5=268nm,而C因是非共轭双键体系,最大波长应在200nm以下。对该加氢反应的产物紫外实测最大波长为233nm,与A推算值最接近,因而产物是A。 A B C * 1.4.4 位阻作用的测定 * 1.4.5 氢键强度的测定 丙酮在水中λmax为264.5nm,在非极性溶剂中为279nm,分别对应能量452.53和428.9 kJ/mol,其差值反映了氢键的大小:23.54 kJ/mol。 E = 6.02×1023×hv =6.02×1023×hc/ λ = (6.02×1023×6.626×10-34×3.0×108)/(264.5×10-9) = 452.42 kJ/mol * 1.4.6 反应速率的测定 如果反应物与产物UV吸收带不重叠,可间隔一定时间对反应液进行测定,根据吸收带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反应速率,进而推导反应速率常数 * 1.4.6 定量分析 利用朗伯-比耳定律及吸光度加合性,进行定量分析。具有简单、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的优点。 吸收波长选择原则: 吸收强度大---灵敏度 无溶剂或杂质干扰---准确度 一般选择最大吸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