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文化负迁移对.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母语文化负迁移对学习英语的 影响及应对策略 学科分类:中学英语 主持人:韩瑞煜 所在单位:鹤壁市基础教研室 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文化是语言的内在本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在语言运用的各个方面。无论语音、词汇、语法都与本语言的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我们能从话语中切分出词和句子,但并不能把语言从文化中切分出来。因此,语言理解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也需要文化理解;语言理解的层次越高,需要的文化理解也就越高。 母语负迁移一直是英语学习中存在的比较重要的问题,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汉语对英语产生影响叫做“语言迁移”。长期以来,不少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非常注意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的差异,但却往往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而缺乏文化信息的导入,使学生不懂得或很少懂得对方的文化,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往往受到汉语语言习惯的影响。 英语与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词语中的内涵使两种语言存在不对应的现象,他们不能相似地表达出完全相同的社会现实。在表达过程中,学习者受到多年汉语语言习惯和文化的影响,还会产生表达不得体、不合适的现象。这就是汉语文化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负迁移。 课题的核心概念: 迁移(transfer)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的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能的影响。迁移现象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当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人们常会利用已有的知识或技巧简化习得过程。 国内外相关研究 20世纪50年代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和语言教育家R.Lado 1957《跨文化的语言学》 对比分析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错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 20世纪80年代 思维、习惯、风俗等复杂因素 国内外相关研究 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对母语迁移进行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较之国外研究,国内研究起步晚,发展缓慢。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专著,发表的文章也有限。对比分析研究近十多年才得到我国语言界的重视,人们在外语教学中逐渐认识到,要学好外语,必须了解其特点,要了解其特点,最有效的方法是与母语的特点做比较。 国内外相关研究 王力先生曾经指出,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比较教学。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在《中国人学英语》一书中指出,“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在每一个具体问题——词形、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做比较,让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 国内外相关研究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学者就通过实验在母语对学生写作错误产生影响方面达成了共识。而在大量论文中,研究者倾向于把错误分成三类:词汇错误、句法错误和语篇错误。 方忠南指出:因为母语的负迁移,中国学生在汉译英时,遣词造句常常出现汉化现象,主要是不熟悉英语不同于汉语的词法规则和句法结构而造成的。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是造成负迁移的主要原因。可惜他的分析只停留在母语负迁移在语言层面的表现,没有考虑对非语言层面的影响。 国内外相关研究 针对母语思维对英语写作的影响,王墨希、李津和王文宇、文秋芳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汉语思维模式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会带来负影响。这些研究更多地关注外语写作中母语影响的普遍现象,揭示了其共性,从宏观方面对外语写作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文秋芳和郭纯洁通过有声思维法等方法对六名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外语写作能力高的学生(37%)比能力低的学生(51%)对母语依赖性小,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用母语思维越多,作为越差。这表明,学习者的母语确实对其外语写作有着负面的影响。 国内外相关研究 王蓉从东西方思维负迁移影响而产生的句法层面上的种种错误,如省略必要关联词、错误使用否定转移等,以使学生能够注意到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从而写出正确、纯正、地道的英语句子。 许菊从认知学的母语迁移观产生的理论背景入手,着重分析了认知学对迁移的制约因素及作用机制的诠释。她认为,母语迁移与其它因素相互制约、在中介语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刘兵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出发,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中由于受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弊病,以提高中国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写出较为地道的英语作文。 吴丁娥认为,母语的负迁移涉及到外语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词汇到句法、从句子到篇章、从思维到文化,都对中国学生写作产生影响。相比较而言,她对母语的负迁移的诠释比前面的学者更为全面。遗憾的是,其观点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撑,略显空洞。 国内外相关研究 熊金芳把母语负迁移细分为五大类:词汇负迁移、句法负迁移、语篇

文档评论(0)

88833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