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管理与规划 参考教材:刘利,潘伟斌 编著.环境规划与管理.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26元 课件下载:上海理工大学-城建学院-环境工程系 考核方式:闭卷,名字解释、填空题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基本问题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二、环境管理的概念 三、环境管理学的内涵和特点 第二节 环境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发展 一、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环境管理方法的演变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环境 概念 特征 环境问题 概念 产生与发展 中国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环境 1.环境的概念 根据《环境科学大辞典》,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 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也称为环境基质。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 (二)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干扰下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系统的结构损毁,从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按产生的原因: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因素引起)、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引起)。后者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按照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土壤等。 按照地理空间:区域、全球等。 1930.12.1-12.5月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烟尘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20世纪40年代起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汽车碳氢化合物紫外光形成浅蓝色烟雾1955年400多人死亡。 1948.10.26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二氧化硫6000人生病,17人死亡。 1952.12伦敦烟雾事件:二氧化硫5天内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 1953-1956日本熊本县水俣病事件:氮肥厂汞,形成甲基汞,1004人死亡。 1955-1972日本富山县骨痛病事件:镉,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等。 1968.3日本米糠油事件:北九州、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时用多氯联苯作脱臭中的载体,混入米糠油中,生病5000多人,16人死亡。 1984.12.3印度博帕尔事件: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农药厂储罐爆炸,死亡人数近两万。 1986.4.26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乌克兰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 1986.11.1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瑞士某化工厂失火,硫化物、磷化物,使河“ 死亡”20年。 3.中国的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大气污染严重 2001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列举的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 2004年对342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61%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居住标准。 全国近三分之一国土监测到酸雨污染。 水域污染问题突出 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七大水系412个重点监测断面中,近60%低于III类水质要求,其中太湖、巢湖、滇池水质均为劣V类。 全海域共发现赤潮96次。 垃圾围城现象普遍 2004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为3.4亿吨,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堆积,其中有害有毒废物约占5%,安全处置率低下,危害很大。 (2)生态破坏极为严重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2002年水利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全国水土流失占国土总面积的37%,全国沙漠化面积等于一个新疆。 森林锐减:2000年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全国森林覆盖率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人均蓄积量只有世界1/8。近10年间,我国森林面积减少了23%。 生物多样性减少:近50年来,中国约有10余种动物绝迹。如1962年野生麝共有18万只,目前还不到2万只。 (3)生态环境代价巨大 世界银行在1997年21世纪中国环境报告中指出,中国每年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241亿美元,可计算的环境污染损失占GDP的5-10%,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为环境污染损失的两倍以上。 二、环境管理的概念 《环境科学大辞典》 叶文虎 《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朱庚申 《环境管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 1.《环境科学大辞典》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环境管理是指在环境容量的允许下,以环境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和行政的手段,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 从狭义上讲,环境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环境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施加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性影响进行调节和控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叶文虎(2000)的定义: 环境管理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也就是说,环境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