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 城市是物质的实体,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的实体。 城市规划是为人类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其目的是为人类创造优化宜人的生存环境。 我国目前已有设市城市667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37个,50万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51个,2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16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363个,另外还有19000个建制镇。2001年全国城镇总人口已增加到了3.89亿,城市化水平达到了30.9%。预计2050年前后我国人口达到16亿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55%,城镇人口达到8.8亿。 我国部分省市城市化水平:深圳:78%;北京:72%;上海:68%;南京:60%;温州:50%;辽宁:50%;吉林:50%;成都:45%;黑龙江:43%;浙江:39.5%;山东:36%;郑州:34.2%。 第一讲 城市和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起源 城市属于社会经济的范畴。它是伴随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1.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2.城市的形成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品出现剩余,物物交换形式出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随着交换量的增加及交换次数的频繁,出现专门从事交易的商人,交换的场所也由临时的改为固定的 ,“市”由此产生。 随着第二次人类大分工的出现,商业、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原来的居民点也发生分化。以农业为主的成为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成为“市”。 为防御侵袭,建造防御性的构筑物——“城”由此出现。 3.城市的定义 城——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 市——一种交易的场所。 城市——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居民所从事的工作)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和集居的密度。 现代城市含义主要由: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及行政意义三方面因素诠释 。 常住人口大于2000人,非农业人口超过50%以上,即为城市型居民点。 城市型居民点按行政区划分为:直辖市、市、镇等。 城市按行政管辖分为:省会级市、地级市、县级市。 二、城市的发展 城市由于人类的集居中对防御、生产、生活等方面 的要求而产生的,并随着这些要求的变化而发展。 城市的发展可分为两个社会阶段:农业城市和工业城市、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古代的城市发展 1)防御要求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职能 ,用深壕或土石墙或木栅栏等,来防御野兽和战争。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筑城的一个高潮时期,城市平面由一套城墙发展两套城墙(外城、内城) ,都城则有三套城墙(外城、内城、王城),每层城墙外均布置城壕。 古巴比伦城。平面呈矩形,两重墙,间隔12米,城外壕沟环绕。 罗马营寨城,军事用途,具有统一的形式。方正的城墙,十字交叉的道路。 欧洲中世纪,封建主将城堡选在山顶上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工人工水沟、架设吊桥。 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有明显反映。 中国,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面积。 埃及奴隶制典型城市卡洪城。长方形平面,用墙分成两部分。墙西为贫民居住区,墙东路北为贵族居住区,路南为中等阶层居住区。 罗马庞贝城。由营寨城发展而来,椭圆形不规则平面,十字交叉道路,市中心广场布置神庙、巴西利卡、交易所、会议厅等公建,城东布置大型斗兽场。 欧洲中世纪城市吕贝克。由于摆脱了封建主的统治,代表市民力量的市政厅逐渐取代了封建城堡的地位,成为城市的政治河生活中心。 3)社会政治制度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都城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城市中心多为政权统治中心(宫殿、官府衙门)。 西方,政权分裂状态,城市规模较小,城市中心为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 4)经济制度对城市的发展形态的影响 中国。地主所有制,土地所有者(地主)居住在城市,城市是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 西方。封建领主制,封建贵族居住在自己的城堡或庄园中,城堡是政治中心,城市是经济中心。 5)商业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交通便利处(如商路交通要地或河流交汇处)形成商业都会,如苏州、扬州、广州等。 城市发展的重点是内地沿江河的城市或地区性的中心城市。 欧洲。海上交通发达,港口城市成为商业都会,如威尼斯、马赛等。城市发展由沿海城市带动内陆城市。 美洲。城市发展从东海岸到中、西部城市。 2.近代城市的发展 近代工业革命,即第二次产业革命,使人类摆脱了风力、水力等天然动力的制约,使工业、人口和资本的任意聚集变为可能,也使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 工业化初期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展吞并农业用地。 工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运输仓储、居住、生产、商业等功能区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