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粘虫
粘虫俗称绵虫蝗、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我国及四川省粮食作物上的重大害虫。幼虫食性很杂,主要为害玉米、水稻、麦类、高粱、青稞等禾谷类作物及禾本科牧草。粘虫的幼虫裸露在植物表面取食危害。1、2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5、6龄幼虫为暴食阶段,蚕食叶片,啃食穗轴。形态特征:成虫前翅淡黄褐色,略带灰色,有的满布黑褐色小点,中央近
前缘有2个淡黄色圆斑,外面一个圆斑,下方连有一小白点和2个小黑点,从顶角到后缘1/3处有暗色斜线一条,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端部灰褐色,基部色淡。卵馒头形,纵脊不规则,只到中部为止。幼虫头红褐色,有暗色的网状纹和黑色的八字形纹;体形变化很大,常有黑褐、红褐及白色的纵线。蛹的腹部第一至第四节背面散生很浅的小点刻,第五至第七节背面近前缘有一列马蹄形的黑色雕纹,腹面前缘有几排较密的小刻点。发生规律:粘虫在四川省年发生世代数随各地气候和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盆地边缘山区,一年发生4-5代,全省都以第二代(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为害玉米、水稻最严重。四川大发生世代(2代)的虫源主要来自我国东部江淮流域、小麦1代粘虫常发区。成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特性,需取食花蜜作为补充营养,才能正常发育和繁殖。成虫取食、产卵、迁飞等活动均在夜间进行。并具有“迎风取食,背风产卵”的习性。卵多产在玉米、水稻、小麦等萎蔫枯黄的的叶尖。各龄幼虫食量差异很大,5到6龄为暴食期,约占总食量的90%,幼虫有假死性和有成群结队迁移为害的习性。老熟幼虫多在玉米附近3-5厘米深土内或在近水面的稻叶鞘内或茎间化蛹。 粘虫是中温喜湿的害虫,当平原日均温超过25摄氏度以上时,粘虫蛾向温凉山区迁飞,若盛蛾期连续3天日均温下降到21摄氏度以下或高山平均温度下降到14摄氏度时,粘虫则向平坝稻区迁移为害(称为“粘虫下坝”)。若遇天气干旱或暴雨年份,往往危害轻。天敌对粘虫发生有抑制作用。主要天敌有寄生蝇、寄生蜂、蚂蚁、线虫、蜘蛛、步行甲及一些菌类等。防治方法:防治粘虫要做到捕蛾、采卵及杀灭幼虫相结合。要抓住消灭成虫在产卵之前,采摘卵块在孵化之前,药杀幼虫在3龄之前等3个关键环节。有条件的,应做好地区甚至区域性的预测预报工作。 (1)诱捕成虫:利用成虫(蛾)产卵前需补充营养、容易诱杀的特点,把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用谷草把和糖酒醋液诱杀。糖酒醋液配比:糖3份、酒1份、醋4份、水2份,调匀即可。夜晚诱杀。? (2)诱卵采卵:利用成虫产卵习性,把卵块消灭于孵化之前。从产卵初期到盛期以后为止,在田间插设小谷草把或萎蔫玉米苗,在谷草把上洒糖酒醋液诱蛾产卵,效果很好。应及时采摘卵块加以消灭。? (3)药剂防治:玉米地苗期百株有虫20-30个,生长中后期百株有虫50-100个时,即应用药剂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剂,每亩喷2-2.5千克,或2.5%敌百虫粉2千克左右对细土10-15千克,拌匀后顺垄撒施,防老龄幼虫;或90%晶体敌百虫1000-2000倍液、80%敌敌畏2000-3000倍液喷雾,效果都很好;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 玉米螟
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200种以上,但主要危害的作物是玉米、高梁、棉花、甘蔗、粟等。四川省危害玉米的钻心虫除玉米螟外,还有大螟、高粱条螟、桃蛀螟及粟灰螟等,以玉米螟和大螟为主。在夏、秋玉米及二季玉米上,受害最严重。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引起霉烂。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
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严重减产。形态特征:玉米螟的一生也分为4个阶段,即成虫(蛾子)、卵、幼虫、蛹。玉米螟成虫比地老虎小些。雌性成虫头胸背面淡黄褐色,腹面及足白色,前翅淡黄褐色,有3条暗色波状纹;腹部及后翅黄白色,后翅中部和近端部有弧形暗色线。雄性成虫头胸背面乳白色,前翅红褐色或暗黄褐色;后翅淡褐色,有2条带纹。卵粒表面有大小不同的多角形网状纹,初产时乳白色,后转淡黄色或淡绿色,孵化前黑褐色,聚产成不规则形的卵块,作鱼鳞状覆盖排列。幼虫云白色,背面带粉红色、青灰色或灰褐色,头褐色,有黑点。蛹褐色,胸部背面略有脊起,化蛹在寄主茎内,有薄茧。发生规律:玉米螟在四川省的年发生世代数因受海拔高度和湿度的制约,可划分为4个发生世代区:3-4代区,如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员,资料员,.doc
-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函数》课件.ppt
-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测量物体的高度》课件.ppt
-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课件.ppt
-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与余弦》课件.ppt
- 甘肃省景泰县五佛中学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课件.ppt
- 甘肃省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oc
-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高中数学课件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ppt
- 甘肃省甘谷一中学业水平测试题生物2.doc
- 甘肃省省级生态村考核.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