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道菌群与肥胖发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京晶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
学号:0080809032
摘要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在美国将近1/3的成人超重或者肥胖,而全世界超重或肥胖人群已超过5亿,肥胖已成为日益严峻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关于肥胖的病因研究进展迅速。多数学者认为,肥胖是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1],基因、环境、营养等是研究的重点。而必威体育精装版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形成有一定关系,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作简要综述。以期能为解释肥胖成因,预防和治疗肥胖提供依据。
1 肠道菌群概述
人的肠道是一个复杂、活跃、同时维持着相对平衡的系统。其中定植着数目庞大、结构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因此,人被称为“超级生物体”。这个生态系统拥有1014个细胞,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大约500-1000种细菌,包含100多万个基因,数目是人类基因组的100倍。[2] 其中的30-40 种优势细菌构成了人体肠道细菌总量的 99%。肠道菌群和宿主之前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互利共生关系,在宿主的消化吸收、免疫反应、代谢活性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两个优势菌门,大多数粪便细菌都是一些不可培养的类型,且不同个体之间粪便样品中的细菌组成也有显著差异;在属水平上,拟杆菌,柔嫩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是四类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优势菌,也是现阶段人们对肠道微生物研究的重点。[3]
2 肠道菌群的研究方法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肠道微生物生态,除了以往经常用到的分子指纹图谱(ARDRA、ERIC-PCR、DGGE/TGGE、T-RFLP)和克隆文库的技术,元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目前逐渐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4]。元基因组学是指人体及其体内所有微生物的基因信息的集合,测序速度大大提高对元基因组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代谢组学是关于定量描述生物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对内因外因变化应答规律的科学,利用高通量、高灵敏度与高精确度的现代分析技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和分析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Backhed等人研究发现[5],正常喂养的小鼠的体脂含量比无菌小鼠高40%,性腺脂肪含量高47%,并且正常小鼠的进食量比无菌小鼠低。将正常小鼠的肠道菌群克隆到无菌小鼠体内,饲喂条件不变,两周后其脂肪量增加60%,并且出现胰岛素抵抗。这表明肥胖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导致体重增加的可能因素是:①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增强。②肠道菌群能发酵人体不能消化的多糖形成短链脂肪酸,提供多余的能量,同时短链脂肪酸能够诱导脂肪合成。③高血糖和胰岛素血症刺激脂肪生成。
Ley等人的研究表明[6],肥胖可能和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他们对肥胖的ob/ob小鼠和对照的非肥胖小鼠(-/-)肠道内5000多种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ob小鼠拟杆菌门的数量少50%,同时具有更多的厚壁菌门细菌。这个小组也对肥胖和非肥胖的人的肠道菌群做了研究[7]。他们对12名肥胖患者进行跟踪研究,通过分别给予脂肪限制的饮食和碳水化合物限制的饮食进行治疗。一年后前者体重下降2%,后者体重下降6% ,进行16s rRNA基因研究表明,摄入食物的总能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两种饮食减肥后,肠道内的厚菌门数量下降,而拟杆菌门数量上升。
这些研究只说明了肥胖改变了肠道菌群,并不能说明肠道菌群的改变导致了肥胖的产生。但以下的研究可以证明这个假说。Turnbaugb等人的研究表明[8],肥将胖小鼠(ob/ob)KEGG通路代谢淀粉、半乳糖、丁酸盐,有明显的体重增加。此外,肥胖小鼠肠道中含有更多的古生菌。
人体肠道几乎不含多糖消化酶,不能消化植物多糖,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等,而微生物将多糖降解为短链脂肪酸,二氧化碳和氢气。并且体内多余的葡萄糖,除少量合成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以外,大部分将合成脂酸和脂肪在脂肪组织中储存,所以,高血糖对于肥胖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9],碳水化合物来源的能量,有1O%~15%依赖于肠道细菌的酵解。肠道细菌中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对肥胖有较大的影响。多形拟杆菌能编码64种多糖降解相关的酶,从而降解多糖,为宿主提供额外的能量。接种多形拟杆菌10d后的小鼠,其盲肠内己糖的浓度显著降低,说明细菌能促进宿主对单糖的吸收。这个结果和上面肥胖患者体内拟杆菌门含量少有些矛盾。厚壁菌门也具有降解人体所不能降解的多糖,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作用。比如,直肠真杆菌(厚壁菌门)至少含有44种与抗性淀粉降解酶有关的基因。肠道菌群中的古生菌也对肥胖有一定得影响。古生菌是多糖代谢链的最后的微生物环节。嗜温产甲烷菌通过产生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