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缺失.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缺失   摘要:心理安全感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之一,初中阶段是一个对安全需要极为强烈又容易受到侵害的阶段,其人身安全及其维护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心理安全感的缺失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引发心理疾病。然而,人们对初中生人身安全的理解更多地局限于显性的物质层面,忽视了隐性的精神层面,即忽视了对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建构。着重分析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缺失的原因和影响,以期能引起教师对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缺失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思考,研究更为适合的管理方法和教育策略。   关键词:初中;心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41-02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心理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可见安全感是来自一方的表现带给另一方的感受。是否能产生安全感来自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近年来,影响人们社会安全感的因素和社会事件越来越多,导致了人们社会安全感的缺失,初中生处于一个特殊的青春期阶段,同样也存在社会安全感的担忧。在现实面前,不少初中生会因思想准备的不足而感到茫然失措,可能会导致行为上的错位、无序,甚至盲目、冲动、犯错。作为教育者,我就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缺失的原因做了一些探究,以期引起教师对初中生心理、生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和思考。   1.及时转化周边负性事件产生的消极影响周边负性事件主要体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具体环境中,包含恐吓、打群架、被人勒索、遭遇抢劫、交通隐患等   初中生由于机体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激素的产生,对脑垂体的正常活动产生了影响,其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交替不稳定,降低了大脑皮层上第二信号系统对行为活动的调节作用,使得其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一旦遭遇负性事件,初中时期的青少年自我调控能力尚不成熟,情绪具有冲动性、爆发性和两极性的特点,他们的情绪容易随环境变化而波动,容易冲动走极端,从而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于听闻负性事件的学生来说,周边负性事件的发生容易激活其恐惧、焦虑或紧张的负性情绪体验或情结,青少年身心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人和事的认识和评价还不够深刻全面,从而导致负性情绪严重化。所以,当学生外部环境变化时,尤其是有一些负性事件发生时,教师和家长应关注学生身心变化,及时引导学生对负性事件的认识和态度,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由环境所带来的身心不平衡或矛盾状态,将周边负性事件产生的消极影响及时转化成对学生成长有利的积极因素。   2.重视和转变父母的负性反应   父母的负性反应主要包括父母批评、父母生气、父母期望过高、父母管教过严、父母看重成绩、父母唠叨。初中时期的青少年在其言行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当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父母对其言行产生负性反应时,会使青少年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从而影响其心理安全。调查中发现,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批判性言语和负性的态度对孩子的伤害都带有持久性,父母的消极评价和态度对青少年的自信发展、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等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亟须提高其教育素养,对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初中生采取民主宽容的态度,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爱,与其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更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与推进;同时父母应注意对孩子的态度反应,用发展的眼光从积极的视角看待孩子,采用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健康的心理基础是孩子智慧和才能发展的基石。   3.关注同学负性态度带来的不良影响   同学负性态度包括同学关系不和睦、同学歧视、同学排挤、同学怀疑、同学误解、同学嘲笑、同学欺负、失去朋友、朋友冲突。进入初中以后,同伴关系越来越多地取代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地位,同伴关系质量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和社会技能的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等都有重大影响。同伴交往促使青少年人际发展从而获得人际支持和亲密感,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满足青少年归属与爱的需要。青少年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被同伴接纳并建立友谊,在同伴集体中获得赞许和尊重并占有一定地位,能够使初中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同伴互动中的负性态度使初中生在集体中感受到不被接纳和认可,使青少年确立自己与同伴平等社会地位的意愿受阻,不能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同学的负性态度也会影响青少年在集体中社会技能的学习,甚至导致心理功能的失调。因此,父母和教师对初中生的同伴心理需求要加强理解,对于来自同学的负性态度应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在学校班级建设中多组织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活动,强调团结一致的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建立起彼此信任、相互包容、相互支持的同伴关系,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生心理安全水平。   此外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