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9年级上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9年级上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doc

9年级上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9年级上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含答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第1卷(选择题共51分) 一、(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希冀(jì) 恣睢(zì) 高万仞(rèn) B.脱臼(jiù) 茶盅(zhōng) 立有间(jiàn) C.霹雳(1ì) 咫(zhǐ)尺 莅(1ì)事者 D.东隅(yú) 太监(jiān) 更(gēn)若役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无边无垠 兵慌马乱 惴惴不安 B.鸡皮鹤发 浮想联翩 未雨稠缪 C.颓垣断璧 战战兢兢 光彩熠熠 D.充耳不闻 舍身求法 死心蹋地 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 B.不可思议:没法用语言形容。 C.化干戈为玉帛:化战争(斗争)为和平(和解)。 D.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语,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 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天边的云彩不停地 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变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2)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 关系。 (3)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 ,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A.变幻 传承 赏心悦目 B.变换 传承 相映成趣 C.变幻 传递 相映成趣 D.变换 传递 赏心悦目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D.良好的心态是神州七号宇航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 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未染韵青山绿水; A.④②③①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7.贵港素有“荷城”之称,群众十分喜爱咏荷的对联。现在有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请你为它选出对仗最好的下联。下列对仗最好的一项是( ) A.梁上蛛丝燕子帘 B.半场杨柳拂楼台 C.山上新月半亭风 D.岸上麻叶伸绿掌 8.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准确的一项是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我国拯救濒危动物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保护‘国宝大熊猫,我国先后建立了总面积达5830平方公里的13处保护区,拔出抢救专款4000万元,抢救病饿大熊猫118只,救活82只。国家还投资进行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已人工繁育成活300多只。我国还将建立14处保护区,以使现在的l000多只大熊猫得以安宁地生活,繁衍。 A.我国拯救濒危动物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B.国家投资进行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 C.我国保护大熊猫取得可喜成果 D.我国将建立14处大熊猫保护区 9、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订鬼》选自《论衡.订鬼篇》,作者王充是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 B.《鱼我所欲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选自《孟子》。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C、《格列佛游记》用类似纪实的手法,生动地记述了格列佛在海上诸岛经历的形形色色的事件,使人以为确有其事,常常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有意思的是他还通过这种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和讽刺现实。 D.《捕蛇者说》是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文章通过捕蛇者蒋氏对其祖孙三代为免交赋税而甘愿冒着死亡威胁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③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9.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taos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