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新广州知识城生态低碳规划
[摘要]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代战略合作项目,是广州实现知识经济发展,推动转型升级的新探索,是发展创新型城市的战略要求。目前,依托广州市良好的政策基础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知识城已取得良好的发展开端,具有巨大的建设潜力,为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
[关键词]生态环境格局、低碳交通、绿色建筑、岭南建筑
一、规划背景
中共广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做出了走“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城乡一体、生活幸福”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部署。
中新知识城作为中国和新加坡战略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是践行绿色、低碳、智慧等新型城市化发展理念的重要平台,需要将新型城市化的理念融入到空间布局和各个支撑系统。
二、区位及规划范围
中新广州知识城位于广州市区东北部、萝岗区北部。距离广州城市中心区约35公里、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25公里。南为广河高速公路、北与白云区钟落潭镇接壤、东与增城市中新镇毗邻、西为帽峰山。规划总面积约12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60平方公里。
三、生态环境格局
3.1 现状气候和自然条件
中新知识城处于北回归线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1700毫米,光热资源充足。
以帽峰山、福和山作规划区的生态背景。知识城位于两山中间地势相对平缓地带,规划范围内散布众多低矮丘陵台地和成片的水果苗木林地。且水网密布,大小水系纵横交错,凤凰河、平岗河及其支流,以及大小水库。
可见,规划区外围丰富的山、水、田、园景观资源,构成优美的基底画面。
3.2 生态环境格局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广州市“123”(即“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城市功能总体布局规划中东部山水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广州城市建设重点,该地区将面临大规模开发建设。未来将受到不断加大的人工建设和经济活动影响,怎样做才不会割裂城市生态系统与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及水生生态系统?怎样做才不会阻碍了物质与能量的循环流动?
一是保障生态本底的安全性,构建良好的生态格局;二是通过生态廊道联系周边生态背景基质,生态廊道建设结合生物通道,在生物栖息地之间建立一定宽度的生物廊道,并确保廊道的宽度和廊道成分的乡土性;三是在城市建设用地间控制组团生态隔离带,控制城乡建设用地的延绵发展趋势,形成组团式的空间格局。
3.2.1生态山体
①以帽峰山和福和山为生态背景。(详见图3-1)
②强调沟通山体的生态廊道建设,构建网络化的山地生态系统安全格局。
3.2.2生态廊道
①预留开敞空间,构建生态廊道,成为生物迁移通道。
②城市建设用地间控制组团生态隔离带,绿廊成网状联通。(详见图3-2)
3.2.3生态心湖
①9平方公里人工湖面,成为广州最大生态湖泊。
②与周边水系连通,为规划区排水调蓄、生态调节、景观游憩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协调规划好湖滨岸线和特色滨水空间景观。
3.2.4九水汇聚
①梳理整合基地纵横水系,形成整体性生态格局。
②整治平岗河、凤凰河和修复规划区内湿地。
③尊重自然生态流线,以植被护岸,拒绝生硬的混凝土直线岸线。
④共享水系公共开敞空间,结合建设市民配套需求。
图3-1 图3-2
四、低碳交通
规划构建中新广州知识城“内外顺畅、高效便捷、低碳环保”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目标。
4.1 完善区域交通,建立内外顺畅的综合交通系统。
依托花莞高速、广河高速 、穗广深穗莞深城际轨道等的建设,形成30分钟到达广州市都会区和白云机场的交通体系,增强与周边区域的联系,构建“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系统,强化和支撑知识城作为东部山水新城核心功能区。
4.2 建立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安全、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详见图4-1)
整合地铁、有轨电车和普通公交路线等绿色公交方式,构建与城市功能结合的公共交通系统;以环山滨水的慢行交通专用空间为核心、道路慢行交通优先空间为骨架,构建通勤、休闲、观光等功能相结合的慢行交通系统。
4.3 实行经济低碳的交通与用地协调发展模式。(详见图4-2)
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的差异,采用疏密不同的路网级配与密度,制定分区差别化的停车设施供应政策。如产业用地路网较疏,商业和居住用地路网较密;又如在汽车站、地铁站附近考虑公交换乘,需增设大量停车位等。
优先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相关的重大交通设施和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以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土地利用开发。如在地铁站点周围300米内高强度用地开发。
图4-1 图4-2
五、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I Spec7-1 - 2006旋转钻柱构件规范 【中文版】.pdf
- 蒸汽管道报检资料全.doc
- AQ 1064-2008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pdf VIP
- 康复科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pptx
- 【云合数据-2025研报】2024年长剧集网播年度观察.pdf
- 铷铯及其化合物,中国前8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份额调研数据.docx
- 面瘫(面神经麻痹)中医临床路径.pdf
- 面瘫(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指南-等级评审.pdf
- 众泰-T600-产品使用说明书-T600 2.0T 豪华型DCT-JNJ6460QT-T600车系使用手册20131201.pdf
- (2025新版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