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单元内容简介:
本单元围绕“革命情怀”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井冈翠竹》、《沿着红军走的路》《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以充满深情的笔触,行动形象地讴歌了延安精神,热情地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近切心情,强调了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井冈翠竹》生动地描写了井冈翠竹的秀美外形和刚强气节赞扬了革命根据地人民的崇高品质;《沿着红军走的路》记述了1935年四川省苍溪县儿童团员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历时三个月,行程 1000多千米,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赶上了红军大部队的动人事迹,表现了革命后代从小有志气,有毅力,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学习这组课文,要注意加强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阅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加强本单元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关键语段。
3.在阅读中注意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 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4.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承发扬革命精神,激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单元教学重点: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读懂课文,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单元课时安排:
4《延安,我把你追寻》 2课时
5《井冈翠竹》 2课时
6《沿着红军走的路》 2课时
古诗诵读《出塞》 1课时
语文乐园(二) 4课时
金地分校 六 年级 语文(学科)“乐学—共研”导学案
课题 4延安,我把你追寻 课型 语文活动课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体会出追寻延安,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Lesson/yw11/Lesson_41076.html
第 一 课 时
幸福导航 教师导学 学生研学 一、导入新课
1.1939年至1943年期间,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的延安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从中找找答案吧!
2.板书课题生通过搜集资料,简介背景。
2.学生齐读课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抓住重点的词语(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教师指导提升学生的理解。
幸
福
扬
帆 二、初读,整体感知。
自由读,把字读准,句子读通顺。
2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3延安,我把你追寻。是要追寻延安吗?(不是,是要追寻延安精神。)从哪里读出来的,再次默读课文,借助资料,勾画相关的句子细读品味,探究学习一二节。
(一)一二节。
抓住重点的词语(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教师指导提升学生的理解。
延河叮咚的流水代表延安精神代代相传。
枣园代表着紧跟党中央的号召。
南泥湾代表着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
杨家岭讲话的会场代表着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建设美好的明天。
2比喻写追寻延安精神的必要性;列举典型事物描写延安。
3指导朗读,注意排比句势。 板书设计 4 延安,我把你追寻
第 二 课 时 幸福导航 教师导学 学生研学 一、导入新课
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它会我们的心灵带来什么? 。思考并分组讨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把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体会。理解“破旧的茅屋”和“老牛破车”的所指。(破旧的茅屋和老牛破车代表着落后的生活条件。)
温热的土炕代表着亲密的军民关系。
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
细读品味,探究学习三四节1.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要追寻延安精神?(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宝塔山顶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上)语文常识练习六(上)语文常识练习.doc
- 六(上)语文详细复习资料六(上)语文详细复习资料.doc
- 六(上)语文课文知识点六(上)语文课文知识点.doc
- 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doc
- 六一实验幼儿园2013年六一节目开场白六一实验幼儿园2013年六一节目开场白.doc
- 六一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六一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doc
- 六一汇演节目单主持词六一汇演节目单主持词.doc
- 六一班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办法及奖惩机制六一班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办法及奖惩机制.doc
- 六上12《姥姥的剪纸》六上12《姥姥的剪纸》.doc
- 六上15《青海高原一株柳》滕州实新北校六上15《青海高原一株柳》滕州实新北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