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炭黑原料油中钾钠含量对生产高结构炭黑的影响
及其检测方法
刘江红 徐刚 (龙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介绍了炭黑原料油中钾钠离子的含量多少对生产高结构炭黑如N234的DBP吸收值的影响,提供了一种生产高结构炭黑的原料控制方法,同时重点介绍了炭黑原料油中钾钠离子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炭黑原料油 钾钠含量 DBP吸收值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众所周知,炭黑是以聚集体的形式存在的,而炭黑聚集体的形状是非常复杂的,这些就是炭黑的所谓结构。通常用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来表示炭黑结构的高低,结构越高,通常DBP吸收值也越高。在炭黑生成过程中,工艺上普遍采用碱金属盐如碳酸钾来控制DBP吸收值,增加碳酸钾用量可以降低炭黑的DBP吸收值,反之降低碳酸钾用量可以提高炭黑的DBP吸收值。理论上认为,在炭黑生成过程中,这些碱金属离子能够提高炭黑微粒的电正性,由于同性相斥的作用,使炭黑初级粒子等微粒之间的碰撞频率降低,导致聚结体和聚集体的结构简单化,即DBP吸收值降低。
1. 碱金属盐控制炭黑DBP吸收值的原理
为什么人们选择碱金属离子来抑制炭黑的结构呢?
打开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出,周期表左下角的元素具有最低的电离能,综合价格因素,钾是最好的选择,也有实验采用铯离子来抑制炭黑结构,但从未工业化生产。根据原子的电离能数据我们知道,钾原子的电离能力大约是碳原子的100万倍,也就是说,在一百万个碳原子中加入一个钾原子将使炭黑粒子的带正电荷数量翻倍,由于粒子间斥力与带电数量呈平方的关系,所以炭黑微粒的聚集明显受到抑制。表1是碱金属和碳原子的电离能比较。
表1 不同化学元素的第一电子电离能
元素 原子的电离能KJ/mol Na
K
Rb
Cs
C 498
418
402
376
1088 2. 生产高结构炭黑所遇到的问题
原料油(主要指蒽油和煤焦油)由于制作工艺的原因,不同程度地还有钾钠离子,然而,对于生产高结构的产品如N234(DBP吸收值为125±5ml/100g)和N121(DBP吸收值为132±5ml/100g)等时,假如原料油本身就含有较大量的碱金属离子,将很难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因为即使将碳酸钾的用量降到零,产品的DBP吸收值还是达不到标准要求,这样就出现了产品的DBP吸收值失控的局面。
3. 生产高结构炭黑的原料油钾钠含量控制方法
所以,在生产高结构炭黑时,要对产品的DBP吸收值进行有效地控制,不仅需要在反应过程中使用添加剂,而且需要对原料油中钾钠离子的含量进行检测和控制。使用钾钠离子含量低的原料油生产高结构产品,而钾钠离子含量高的原料油则可以用来生产低结构产品。
我们研究了炭黑原料油中钾钠含量检测的方法以及根据检测结果对原料油进行分类,并分别使用不同钾钠含量的原料油应用于炭黑生产的实践中。本实验共分两个部分,第一是原料油的钾钠含量检测部分,第二是各个钾钠含量级别的原料油分别进行生产实验及其结果部分。
3.1 原料油钾钠含量检测部分
本部分的任务是对原料油的钾钠含量进行检测,我们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来进行此项工作,图1是该方法的工作原理。
图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由于目前尚没有检测原料油中钾钠含量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方法,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验经验并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说明书,特制定以下方法。
3.1.1 材料
本实验所用材料包括:炭黑原料油、氯化铯(分析纯)、氯化钠(分析纯)、氯化钾(分析纯)、盐酸(分析纯)、蒸馏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SHIMADZU
AA6300,见图2)、容量瓶(1000ml及100ml各若干)。
图2 SHIMADZU AA630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3.1.2 操作步骤:
3.1.2.1准备:
所用仪器均清洗干净且用蒸馏水清洗数次,若是新的玻璃仪器或塑料仪器,必须先用蒸馏水浸泡12小时以上方可使用,新的坩埚必须用盐酸煮沸5分钟以上,然后清洗干净,干燥。总之,仪器一定要慎用,以减小不必要的误差。
铂金坩埚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烘干,凉至室温,称重,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3.1.2.2取油:
将原料油放置入70-80℃烘箱中加热(若新取油则不必加热),小心控制温度不要使其过高,加热至形成流动性很好的液体(约10分钟),然后取出震荡使其均匀,然后向坩埚中倾倒约2~3g原料油(一般不宜太多,否则不易灰化)。称重,计算油重量,精确至小数点后第3位。
3.1.2.3灰化:
然后将坩埚置电热炉上低电压加热,待坩埚中无液体存在时再加大电压直至无烟气冒出。然后将其置于600℃高温炉中并关闭炉门10分钟,防止大量烟雾冒出。然后再将炉门开一小缝,并设置炉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