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地质条件研究与矿产勘查若干问题(姚仲伯)方案.doc

成矿地质条件研究与矿产勘查若干问题(姚仲伯)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矿地质条件研究与矿产勘查若干问题 一、内生矿产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二、内生矿产勘查 三、探矿工程地质编录 四、含矿区和矿点评价 、 一、内生矿产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成矿地质条件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指示可能发现各种矿床而应具备的一些地质条件。各种地质作用控制着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故也称这些地质作用为“控制因素”。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可以掌握成矿规律,从而指导找矿。因而,在矿产勘查时,认真研究勘查区成矿地质条件是提高找矿效果的前提和重要基础性工作。 内生矿床与外生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不同。内生矿床侧重于岩浆岩、地质构造和岩性等条件,层控矿床与地层、岩相、古地理等条件的关系也是极其重要的方面。 (一)、岩浆岩条件与成矿关系研究 1、岩浆岩成分与成矿关系的研究 (1)岩石化学的研究 采集没有(尽可能)蚀变的新鲜岩石,进行硅酸盐全分析,分析项目一般为:SiO2、Al2O3 、TiO2、Fe2O3 、 FeO 、MnO 、 MgO、CaO 、 K2O 、Na2O、P2O5、H2O+ (H2O- 为非结晶水,一般不分析,并入烧失量中)。这些氧化物总量应介于99.25~100.75%之间。 a. 岩浆岩酸度与成矿关系:根据岩浆岩酸度(SiO2的含量)一般将岩浆岩划分为超基性(SiO2 <45%)、基性(SiO2 45~52%)、中性(SiO2 52~65%)、酸性(SiO2 >65%)四大类。它们的成矿专属性各不相同。例如:铬、镍、钴、铂、金刚石和少量铜镍矿床与超基性岩有关,其成矿专属性强而明显;釩、钛、铁、铜、镍与基性岩有关;矽卡岩型铁、铜钼多与中性、中酸性岩有关;鎢、锡、铍、铌、钽及稀土矿多与酸性岩有关。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普遍注意到结合岩石酸度研究探讨花岗岩类的成因,目前一般认为壳源型花岗岩大多成矿元素以亲氧元素为特征,其矿化主要是鎢、锡、铋、钼、铍、铌、钽和铀;幔源型中酸性—弱酸性岩浆岩成矿元素以亲硫元素为特征,其矿化主要是铜、钼、铅、锌、金、银等。 b. 岩浆岩碱度与成矿关系:岩浆岩碱度(K2O 、Na2O的含量)变化与成矿的关系,特别是K2O 、Na2O的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对指示岩浆岩成矿专属性有重要意义。还可用“里特曼组合指数σ”反映岩石中碱的饱和程度。 σ=(K2O%+Na2O%)2 /(SiO2%-43) (σ越大,碱性程度越强,σ<1.8称钙性岩,1.8~3.3称钙碱性岩狭义,3.3~9称碱钙性岩,>9称碱性岩)。例如我国矽卡岩型铜矿相关的燕山期花岗岩与同酸度的岩石相比,具有钾、钠高而铁镁低的特点;宁芜地区与铁成矿关系密切的是高钠碱钙性岩系;安徽沿江地区(如铜陵地区)铜、硫、金的成矿与高钾钙碱性中酸性岩关系密切;淮北地区与铁、铜、金成矿关系密切的燕山期中酸性岩主要属钙碱性岩系,且Na2O >K2O等等。 酸度、碱度和其他氧化物含量还可用于单个岩体内不同相带的空间变化,探讨与矿化富集的关系,例如:形成矽卡岩矿床的中酸性岩体,其边部可能因与碳酸盐类岩石同化混染而致酸度降低。有人提出闪长岩局部碱度下降是铁矿富集部位的一个标志。还有人认为中酸性岩体由内向外Na2O增高,并伴有钠长石化对铁矿富集有利,反之若Na2O降K2O升,并伴有钾长石化,则对铜钼矿富集有利。但这些关系还会因地区和岩性类型而异。 (2)、岩浆岩挥发份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关系研究 a. 岩浆活动晚期,F、Cl、B、H2O、CO2等组份对促使岩浆分异和矿化集中有重要作用,其含量高者有利矿化集中。 b. 微量元素的高低,反映原始成岩物质中这些元素的浓度,成矿元素的高低是岩浆岩最直接的重要评价标志,背景含量(丰度)异常往往对指示矿体的存在有重要作用。含矿岩体的成矿元素含量通常高于克拉克值和同一地区不含矿的岩体。 但仅研究平均含量是不够的,还应研究其变化特征,一般可用富集系数表示。 富集系数=某元素的含量/某元素的维氏值 c. 一般认为含量变化大小与富集成矿的可能性成正相关。这种变化用“变异系数(CV 或V)”表示,Cv值越大,均匀程度越差,成矿可能性越大。 d. 要正确评价岩体的含矿性,不仅考虑单个元素异常,还应考虑组合异常,采用(Li+Rb+Cs)-F-(Ba+Sr)三角图解,可较有效地区分含矿与不含矿岩体。 e. 某些造岩矿物中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的含量,可作为岩体含矿性的标志。例如华南地区与W、Sn、Be矿化有关的岩体黑云母中W含量一般是不含矿岩体的100倍以上,Be的含量比不含矿岩体高几倍到几十倍,不含矿岩体的F含量在0.6%以下,而含矿岩体达1.2~2.4%;江西、湖北等地斑岩型铜矿母岩中的黑云母富铜;云南个旧锡矿的含锡花岗岩中黑云母、白云母和角闪石含锡都很高,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