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一、化学结构及分类 化学结构:氨基环醇和氨基糖分子,并由配糖键连接成苷而得名。 分类: 天然: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 半合成:阿米卡星 二、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一)抗菌谱: 1、各种需氧G-杆菌 2、葡萄球菌(包括产酶菌和MRSA、MRSE) 3、结核分枝杆菌 (二)抗菌作用机制 1、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多个过程(P409) 起始:抑制起始复合物形成 肽链延伸:与30s亚基结合,使A位扭曲,异常蛋白合成 终止:抑制肽链释放,阻碍核糖体解离。 2、吸附作用:胞浆膜通透性增加,重要物质外漏。 (三)抗菌作用特点 1、静止期杀菌药(较大范围内与浓度、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注:1)与繁殖期杀菌药β-内酰胺类有协同作用。 原因:繁殖期+静止期杀菌药 β-内酰胺类抑制细胞壁合成,药物更容易进入菌体 2) 与β-内酰胺类不能混合于同一容器注射,易失效。 我院经常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治疗重症感染。二者显示协同抗菌作用。但两种药物静脉给药时常可发生配伍禁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可被β-内酰胺环反应灭活,所以不可将两类药物混合注射。 另有研究发现,测定氨基糖苷类血药浓度时,血浆中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仍可灭活氨基糖苷类药物,使其浓度降低。基于上述发现,国外资料建议两类药物联用时,给药时间应间隔1小时以上,以保护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活性。 (三)抗菌作用特点 2、需氧菌有效,厌氧菌无效 3、PAE长,与浓度成正相关 4、FEE:首次接触药物时,被迅速杀死。未被杀死的细菌多次接触后,杀菌作用下降。若一段时间未接触,敏感性可恢复。 5、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碱性药合用要慎重)。 动物及临床试验均显示当革兰阴性菌暴露于氨基糖苷类时,在给药后2?h发生显著的适应性耐药,6~16h耐药性最高,24h细菌的敏感性部分恢复,40h左右完全恢复 氨基糖苷类传统的给药方案,第二次及以后的药物通常以8~12h间隙给药,而在此时细菌正好耐药性最大,氨基糖苷类的再次暴露,不仅起不到杀菌作用,还会使耐药性加强。 对于大多数氨基糖苷类药物,只有将日剂量集中1次使用,才有可能达到较理想的Cmax/MIC;国内外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氨基糖苷类日剂量1次使用与传统方案相比,疗效不变或有所增加且某些耳、肾毒性显著减少。 (四)耐药机制 1、产生钝化酶:乙酰化酶、腺苷化酶、磷酸化酶。 2、膜通透性改变 3、靶位的修饰 有单向交叉耐药 (五)体内过程 1、吸收:难口服吸收,多用注射。 2、分布:穿透力弱,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细胞内,脑脊液内少。 肾组织亲和力高,肾皮质高浓度聚集 内耳内外淋巴液有高浓度聚集 3、代谢与排泄:不代谢,原形随尿排泄 (六)临床应用 1、需氧G-杆菌所致的全身感染。严重感染需联合用药。 2、口服,难吸收,肠道局部抗感染,用于肠道术前准备。 3、其他:外用制剂,抗结核。 七、不良反应 1、耳毒性 类型:前庭神经损伤、耳蜗神经损伤 原因:药物在内耳淋巴液浓度过高 预防:询问病人症状 做听力检查 儿童、老年人慎用,孕妇禁用 避免与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 2、肾毒性 表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无尿、肾衰 原因:与肾组织亲和力高,药物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聚集,致细胞肿胀、坏死 预防:定期查肾功能,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给药剂量,有条件可监测血药浓度 避免合用有肾毒性的药物 3、神经肌肉麻痹 表现:心肌抑制、血压下降、肢体瘫痪、呼吸衰竭 原因:药物与突触前膜钙结合部位结合,抑制神经末梢ACh释放 抢救药物:心斯的明、钙剂 对进行手术麻醉或术后恢复期的病人以及正在服用地西泮药物的病人,应慎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4、过敏:防治措施同青霉素 常用药物 链霉素:第一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是第一个抗结核药,活性低,过敏发生率高,前庭损伤严重。 庆大霉素:治疗各种G-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为氨基糖苷类中首选。肾毒性发生较多。 卡那霉素: 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半合成,耐药菌有效。 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钱恩三人分享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为了表彰他们发现了有史以来第一种对抗细菌传染病的灵丹妙药——青霉素。但是青霉素对许多种病菌并不起作用,包括肺结核的病原体结核杆菌。肺结核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在进入20世纪之后,仍有大约1亿人死于肺结核,包括契诃夫、劳伦斯、鲁迅、奥威尔这些著名作家都因肺结核而过早去世。世界各国医生都曾经尝试过多种治疗肺结核的方法,但是没有一种真正有效,患上结核病就意味着被判了死刑。即使在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