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低效林改造作业设计说明书.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X省XXX县 低产低效商品林改造作业 设计说明书 XXX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二O一三年九月 项目名称:XXX承担单位:主要参加人员:报告编写:全县林地平均蓄积为5m3,低于我省林地平均蓄积61.6m3;林蓄积57.05m3,低于与我省林分蓄积130.3m3的蓄积水平每蓄积的年平均生长量为3.m3,年平均生长率为%通过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区划公益林面积31858.03 hm2,占全县林地面积的36.58%;其中重点公益林面积 hm2,占公益林面积的99.30%。区划商品林36261.7 hm2,占全县林地面积的%。XXX尚有70余万亩低质低效林分,需要采取更替与抚育等多种改造经营措施进行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以充分挖掘林地生产潜力,从而促进和保障森林资源在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效益最大化。 当前XXX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这些工作为推进低产低效林分改造工作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低效林改造工作,合理经营商品林资源,是实现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低效林改造工作,充分发挥XXX自然优势和林地生产潜力,培育优质高效的商品林资源,是彻底改变XXX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现状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低效林改造工作,是实现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协调发展、推进XXX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低效林改造工作,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省政府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做好低效林改造工作,对促进XXX农民增收、林区发展和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受XXX林业局的委托,2009年7月至9月,XXX林业规划调查规划设计队对XXX部分低产低效商品林改造项目进行了作业设计。 1.项目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自然地理概况 XXX隶属XXX省XXX,位于XXX盆地北部、XXX中游,地理位置介于东经~,北纬~,全县幅员面积2230.9 hm2;辖72个乡镇,1053个行政村,总人口127.57万。县境东接,西邻,南靠,北连。县城地处国道212线、省道101线、204线及XXX交汇处,与成都、重庆均相距280 km,三地连线呈等边三角形。.1 地形地貌 由于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形成了现在的丘陵低山地貌。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北局部地区的海拔又有所升高。一般海拔400~600 m。海拔最高在乡山,为826 m,最低海拔在镇西河与XXX汇合处,为298 m。境内西河由西北向东南横贯,XXX由北向南流,众多支流蜿蜒回环,故无完整山脉体系,多长岗、台坎、桌状低山和馒头状孤丘。在全县幅员面积中,低山、深丘占35%。海拔500-800 m,沟谷深切狭窄,山体多为长岗形状;中丘占34.6%,海拔400~500 m,丘陵形态以台坎状为主;浅丘占29.3%,海拔300~400 m,一般切割深度不超过50 m,地势平缓,沟谷宽坦,丘陵呈孤丘馒头状。XXX及两河沿岸有小平坝间断分布。.1.2 气候 XXX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秦岭、大巴山脉形成天然屏障,北方冷空气不易入境,所以境内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季风显著,雨量充沛;虽日照偏少,但四季分明。年降雨量为976.4 mm,为盆地相对少雨区。由于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冬干春旱、夏为洪涝频率为86%,最长持续达55 d,大雨多集中在6~9月。全年平均气温为16.3~17.5,绝对最高气温39.9,绝对最低气温为-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无霜期为285 d,日照时数为1409.3 h,日照率为32%,大于10积湿为5226~5624.3。由于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形成的冬干、春旱、夏旱、伏旱等灾害性天气给林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1.3 土壤 据1984年全县土壤普查资料,XXX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侏罗系上统蓬莱 到2007年底,全县总人口127.57万人,增加13764人,增长1.1%。其中:非农人口19.72万人,农业人口107.85万,分别占15.5%和84.5%;年内出生人口15807人,出生率为12.39‰;死亡7623人,死亡率为5.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2‰,比上年提高0.27个千分点,为近10年来的新高。全县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0.8岁。 1.3.2 经济发展概况 全县2007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简称增长,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2亿元,增长23.4%;第三产业增加值22.6亿元,增长14.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为9393元人民币。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3.4:39.2:27.4调整为32.7:41.4:25.9。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

文档评论(0)

cyangrzhou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