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命题大赛试题(5.doc

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命题大赛试题(5.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命题大赛语文试题(5) 语文基础知识和应用 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端倪(nì) 寥落(liáo) 赁屋(lìn) 不可估量(liǎng) B、砥砺(dǐ) 踌躇(chú) 颓圮(pǐ) 殒身不恤(yǔn) C、憧憬(chōng)桀骜(áo) 儆戒(jǐng) 毛骨悚然(sǒng) D、气馁(něi) 不惮(dān) 蹂躏(róu) 言简意赅(gāi)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荫功 浸渍 词藻 永保生机 B、繁芜 国萃 喋血 黯然失色 C、斟酌 索然 拖沓 不盈不溢 D、班驳 蓊郁 敝帚 要言不繁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应该是提高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B.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是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 C.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而且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 D.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诺言,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4.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个语义连贯的段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 ②树好比人的姿态  ③在于活力 ④花好比人的面庞  ⑤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   ⑥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⑦在于精神    ⑧花是美丽的 A ⑤⑧⑥④②①③⑦ B ⑤⑧④②①⑥③⑦ C⑤⑧①③⑦ ⑥④② D ⑤⑥④②⑧①③⑦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红叶 沙白 风,把红叶, 掷到脚跟前。 噢, 秋天!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 经霜后我才发现……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起句一个“风”字、一个“掷”字,写出了秋风轻拂、树叶稀疏之状。 B.轻轻的一个“噢”字,便自然顺畅地引出了诗人的一番领悟。 C.“绿色”常象征生命蓬蓬勃勃,“热血”则常使人想到流血牺牲,两者相去甚远,似乎不能相提并论,可诗人却独具慧眼,他从枫叶中发现了“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这就提高了诗的思想境界,不再是单纯的咏物写景了。 D.“经霜”一词语涉双关,它既是对枫叶经霜变红的实写,也是比喻诗人人生历程中经受了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等考验。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对“红叶”的领悟分两点:第一点是说“秋天到了”;第二点是诗人的必威体育精装版感受,即“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这两点如鸟之双翼,大大升华了诗的思想境界。 B.此诗写的是自然界的一个镜头,所抒发的是诗人瞬间的一种感受,所见者小,而所寓者大。 C.《红叶》颇有古人绝句、小令般的风姿,这一点实属不易,但更难得的是诗中有迥异于前人的新发现。 D.沙白写诗,很讲究精炼,其诗歌语言常节省到“字不得减”的地步。但只有在节省语言的同时充实诗的意蕴,才能打动读者。《红叶》就是这样的范例。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君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注释:据《史记》,周赧王十五年(公元前300年),秦昭王闻孟尝君贤,乃使泾阳君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故孟尝君将入秦。 6、下列两句中加点字的正确词义是( ) ①苏秦欲止之 ②孟尝君乃止 A、①阻止 ②停止 B、①阻挡 ②阻止 C、①阻挡 ②停止 D、①阻止 ②阻止 7、下列句中

文档评论(0)

sd44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