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抑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草药抑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摘要】 中草药的抑菌成分有多种结构类型,包括生物碱类、醌类、有机酸类及多糖类等化合物。本文探讨了我国近几年的中草药抑菌活性成分及抑菌机理,旨在为后期的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中草药;抑菌成分;机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85-02   我国是中草药种类繁多,中草药的发源地,各地使用的中药种类数量多达5000种。在中草药中,许多药物有着清热解毒的作用,如金银花、黄连、黄芩等,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等效果显著。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中草药的清热解毒作用机制并不够了解。近几年,中草药的活性成分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主要综述了中草药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近况。   1 中草药的抑菌活性成分介绍   1.1 挥发油类 挥发油类也称精油,指的是能在常温下能挥发的、不溶于水、可在水蒸气中蒸馏的一类油状液体[1]。挥发油广泛分布于植物中,尤以芸香科、唇形科、菊科、伞形科及樟科植物居多。挥发油属于混合物,成分复杂,根据其成分的结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芳香族化合物、脂肪化合物及萜类,而尤以萜类成分最主要,包含倍半萜、单萜、含氧衍生物。   研究发现,连翘精油对酿酒酵母的敏感程度为中度,对枯草杆菌、黑曲酶、大肠杆菌、青霉素及白葡萄球菌的敏感度为高度,且以对霉菌的抑制效果最强。同时,有关研究表明佛手果实的挥发油能够有效抑制酵母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及大肠杆菌,且热稳定性良好,抑菌持久。现阶段,在对精油类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时,先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再对其活性进行研究。   1.2 生物碱类 来源于生物界的一类含氮有机结合物,称为生物碱。该类有机结合物的特征主要有:呈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有着复杂的生物碱结构,且其氮原子主要是结合在环内而形成氮杂环;大多数的生物活性较强,是中药中的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   研究发现,生物碱对球菌、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有着较强的抑菌活性。有学者在万寿菊根中分离出5类含有抑菌活性的生物碱,发现水溶性生物碱能够有效抑制西瓜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相关人士对小檗碱、黄连碱、药根碱及巴马亭这4种生物碱的抑菌谱及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抑菌活性最强的是小檗碱,其次是黄连碱、巴马亭,最弱的是药根碱;这4种生物碱对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的抑制活性远不及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活性强,而每一种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相差不大。   1.3 有机酸类 有机酸指的是含有羧基的化合物,氨基酸除外。它广泛存在于提物体的每个部位,其中以果实居多,比如五味子、乌梅等。不少研究者对金银花中的绿原酸抑制食品致命菌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绿原酸的抗菌效果较强。还有研究发现,板蓝根中的4种有机酸能够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丁香酸的抑菌活性最强,其次是2-氨基-苯甲酸,再次是水杨酸,最后是苯甲酸。除此之外,在菊科植物枝花中提取出的咖啡酸、在樟科植物肉桂中提取的桂皮酸、龙胆中的龙胆酸、甘草中的甘草次酸及棉马中的黄棉马酸等,其抑菌活性均较强,且在抗菌药物的开发中有着较大潜力。   1.4 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的一类化合物,目前则泛指2个含有酚羟基的苯环经过中央三碳原子的连接作用而形成的一系列化合物[2]。该类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且生物活性多种多样。有关研究发现,苦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且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比革兰氏阴性菌强,对单细胞真菌的抑制作用比丝状真菌强。   1.5 多糖类 在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中,多糖类是较重要的一种。它在动物、高等植物、海藻、地衣等广泛分布,比如动物黏液、植物种子、茎与叶组织等。多糖类有着多方面的抑菌活性,比如抗病毒、降血糖、抗炎、抗肿瘤等。有关研究发现,马齿苋子多糖能够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糖球菌这几种细菌的生长。   1.6 醌类 含有醌式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称为醌类化合物,主要有萘醌、苯醌、菲醌及蒽醌这几种类型,而又以蒽醌及其衍生物居多。醌类化合物在自然界的植物中广泛存在,如豆科、百合科、紫草科、蓼科及鼠李科等植物。在中药材虎杖、何首乌、决明子、大黄及茜草中,有着较丰富的蒽醌类化合物,主要以非葡萄糖苷或葡萄糖的形式存在,还有一些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研究发现,药用大黄中有5种羟基蒽醌能够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生长,大黄酸的抑菌活性最强,其次是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再次是大黄酚,抑菌活性最弱的是大黄素甲醚。   1.7 鞣质 鞣质也称单宁、鞣酸,指的是植物中一类结构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有研究者使用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对五倍子中鞣花酸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发现鞣花酸对于细菌的代谢及生长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还使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