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背影中的广安.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伟人背影中的广安 从渠江出发   牌坊村邓小平故居的三合院前,总有络绎不绝的游人。1904年,邓小平就在这里出生。牌坊村邓氏是广安的名门望族,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邓家先人邓鹤轩从江西吉安府庐陵县迁至广安,传到邓小平已是第19代。600年间,邓家出过不少大人物,其中最有名的是邓小平的十一世祖邓琰的侄儿邓时敏,他做过翰林大学士,官至大理寺正卿,告老还乡后,嘉庆皇帝为表彰他的德行,下旨为其在家乡敕造了“神道碑”、“德政坊”,牌坊村正是因此而得名。   离邓小平故居1.5公里的协兴老街是广安着力打造的一条古街,老店铺中已夹杂了不少新开的旅游商品店,但老铺子依旧保持着自己原本的腔调,几家茶馆皆座无虚席。许多店铺的墙壁上挂着邓小平的照片,他就读过的北山小学堂就在这条街上。   背着竹篓的人们三三两两地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缓缓而行,竹篓里装着蔬菜、杂物,或者坐着一个小娃娃。在邓小平的童年时代,逢二、五、八的赶场天,周围村子的人都会背着竹篓涌来老街,这人山人海中或许也曾有少年邓小平的身影,背一只小竹篓,为母亲买盐巴、针线,为自己买桐油、蜡烛。协兴古镇自古就是交通要道,从广安出发,古时官道的北干路经过协兴,有不少外地人经过,也把外界的讯息带到了老街上。   我们从东门码头边出发,泛舟渠江之上,春日的雾气氤氲着两岸的新绿,更显天地浩渺。顺流而下就能到达重庆,当年16岁的邓小平就是从这里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去法国留学的。只是不知他离开时是怎样的天气,这一路的江边美景,在他之后的岁月里是否曾经忆起。   邓小平一生酷爱游泳,或许在这一爱好中也能看到他少年时渠江的影子。在广安县城读书时,他经常在东门码头附近的青龙嘴一带游泳,晚年他还再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美国社会学家傅高义在其著作《邓小平时代》中说:“邓小平对外部世界的觉醒与中国知识青年民族意识的萌生完全同步。”当年的广安虽然相对偏僻,但水路通达,航运业繁忙,船来舟往,与外界的接触丰富,穿梭于广安、重庆等地的各色人等常聚集在东门码头上,使这里成为一个信息交换的重要场所,让这座川东小城的人们不断感受着外界的变化。在水汽蒙蒙的茶馆里,在熙熙攘攘的码头上,都能看到不少眉飞色舞的“民众演说家”向人们讲述着自己的见闻,旁边的听众中就有邓小平,少年的他或许也曾望着远去的渠江,遐想外面的世界。 新思想启蒙   邓小平出生的第二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在他6岁时,辛亥革命发生,结束了官僚制度。取代旧学的新式教育已开始起步。经过几年传统的私塾教育后,11岁的邓小平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进入离牌坊村2公里的广安县高级小学寄宿求学。当时广安人口有20万,只有高级小学为有天分的孩子教授现代科目。 14岁时他考入广安县初级中学。这些求学经历,为邓小平在儒家经典和数学、科学、历史、地理等现代科目方面打下了基础。 1924年7月1日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区第五次代表大会(后排右三为时年 20 岁的邓小平)。   当时,外面的新思想常常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广安,陈独秀等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在这里也能看到,常常引起师生对一些社会热点的强烈反应。1918年前后,广安中学师生对“新青年”这个概念进行了一次大讨论,大家的共识是:新青年就应该是生理上健康活泼,精神上斩去做官发财思想,学习掌握一门本领,以自身创造自身的幸福而不损害国家社会。这场讨论给少年邓小平留下了深刻印象。1919年,年仅15岁的邓小平参加了作为五四青年运动一部分的示威活动,学生们响应北京的五四运动而罢课,小平也提前放假离开了广安中学。   就在此时,留法勤工俭学热潮兴起。在中国近代史曾出现两次出国留学热潮。一次是清朝末年的留日热潮,人数达两万之多;一次是五四运动前后的留法勤工俭学热潮。在不少中国青年眼里,法国是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比较彻底的国家,一些科学新说多出自法国,而去法国的留学费用和到其他国家相比又较低,因此,到法国勤工俭学成为许多青年向往的事。   当时,重庆工商人士汪云松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重庆分会,办起了留法预备学校。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正在重庆,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带信回广安,要邓小平去报考。15岁的邓小平说服了母亲,去到重庆,经过一年的学习,83名学生获得了留法资格,其中年龄最小的就是邓小平。   邓绍昌曾在广安担任过哥老会首领,辛亥革命浪潮波及广安时,他参与了蜀北民军攻占广安的战斗。儿子早年曾就读过成都高等政法学堂,这段学习经历对其后来较为开明的思想产生过积极影响。邓绍昌虽然很少有时间跟儿子相处,却在儿子的读书、求学方面投入颇多;送邓小平出国留学,是他经过多方了解并深思熟虑而做出的一个决定,最终为少年邓小平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当年的广安虽然相对偏僻,但水路通达,航运业繁忙,船来舟往,与外界的接触丰富,穿梭于广安、重庆等地的各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