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docVIP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60例,对此60例患者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且选为A组,然后再选取我院在2007年1月~2012年6月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60例,选为B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视力恢复、眼压的恢复和非功能性滤过泡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眼压的控制情况和非功能型滤过泡的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明显,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具有视力恢复明显,眼压控制好,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59-02   青光眼在临床上又被称为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是不可逆性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传统的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是行小梁切除术,但是该术式还存在诸如术后浅前房,虹膜后黏连,滤道阻塞等弊端,而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以有效避免这些弊端,本文就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7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60例,共72眼,其中男性29例,共31眼,女性31例,共41眼,年龄在46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58.2岁,其中13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例开角型青光眼,4例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平均视力为0.5,平均眼压为28.51mmHg。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将上述60例患者选为A组,再选择我院在2007年1月~2012年6月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60例为B组,对A、B两组术后的视力恢复情况、眼压控制情况和滤过泡形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青光眼类型和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2治疗方法   A组患者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首先行球后或球周局部麻醉,应用开睑器开睑,作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然后正上方牵引鼻上方巩膜,在角膜上方行半厚巩膜厚度的板层瓣,分离两侧板层瓣以形成巩膜瓣,在巩膜瓣下放置合适剂量的丝裂霉素2~5min,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残留的丝裂霉素,进一步分离巩膜瓣,用15°穿刺刀沿平虹膜方向穿刺前房,至房水缓慢放出,以用来降低眼压,此时注意晶体和虹膜尽量不要受到损伤。切除大小为1mm×2mm左右的小梁组织和周边虹膜,使虹膜见瞳孔圆。缝合巩膜瓣游离角及其中间部位,通过前房穿刺口注入平衡盐溶液,观察液体的渗漏情况,根据漏渗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调整适当后缝合球结膜,然后在球结膜下注射2万U庆大霉素,2.5mg地塞米松,涂抹典必舒眼膏进行绷带包扎。   B组均采用常规的小梁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两组术后视力的比较   两组各60例患者术后3个月的视力的恢复情况,A组视力恢复54例,占90.0%,B组视力恢复51例,占85.0%,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术后眼压的比较   术后1个月两组眼压均控制在6~14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3个月,A组眼压平均控制的(15.02±3.78)mmHg,B组眼压平均控制的(17.62±5.59)mmHg,两组比较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滤过泡的发生率比较   术后3个月,A组非功能型(Ⅲ、Ⅳ型)滤过泡发生2例,发生率为3.3%,B组滤过泡发生8例,发生率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过去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一直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行小梁切除术,且具有有效的成功率,但是术后仍存在着诸如早期浅前房、低眼压等临床症状,并且会会发生术后瘢痕化致使手术无效的问题。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术中可以进行缝合巩膜瓣的调节。手术结束前注入的平衡盐溶液可以检测巩膜瓣的过滤情况,可以调整不适当的过滤情形直到合适为止,术后可根据眼压、滤过泡等情况调节缝线,促进滤过泡的形成,有效的减少了术后浅前房、低眼压等症状的发生及非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   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在前房穿刺时缓慢放出房水,降低眼压,有效避免了睫状环阻滞恶性青光眼的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