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淋巴管瘤11例临床分析及诊治探讨.docVIP

头颈部淋巴管瘤11例临床分析及诊治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头颈部淋巴管瘤11例临床分析及诊治探讨   【摘 要】目的:探讨头颈部淋巴管瘤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1例病理确诊的头颈部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部彩超检查观察囊内结构,初步诊断为淋巴管瘤。11例均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术后无并发症出现,随访无复发。结论:颈部彩超可判定肿瘤大小,但对于确定肿物侵犯范围,不及CT及MRI检查;手术治疗是治疗淋巴管瘤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术中减少并发症有效方法。   【关键词】头颈部;淋巴管瘤   【中图分类号】R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16-01   淋巴管瘤是淋巴管发育畸形形成的一种先天性良性疾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但也有迟发者及老年发病者。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别。本病发病可发生于全身任何有淋巴管道的地方,但多发于头部及颈部区域【1】。本病可呈浸润性生长,广泛浸润周围组织及血管神经。临床及病理可分为毛细管型、囊性、海绵状淋巴管瘤。近几年对此病认识逐渐加深,对其诊治有了新的发现,但手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现将我科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1日期间收治的11例患者的诊治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1例淋巴管瘤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1-5岁8例,23-39岁3例。肿瘤最大可达8.0×5.0cm,1例患儿自发现颈部肿物起出现持续性声音嘶哑;1例患者向上可达乳突尖水平,深达椎前;1例浸润颌下腺;1例患者10年前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后第4次行颈部肿物切除;   1.2 诊断: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详细病史询问,并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及颈部彩超等辅助检查。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均经证实为淋巴管瘤。   1.3 治疗方法:11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手术切除治疗。在肿物表面沿皮纹做横行切口或梭行切口,术中小心分离。1例肿瘤与颈内动静脉粘连严重,在充分保护重要组织的基础上尽量完整切除肿瘤,11例患者均经完整切除。对于肿瘤较大者,切除后残余术腔用2%碘酒涂擦,预防复发。   2 结果   2.1 病理类型:11例患者术后行病理检查,其中两例为毛细淋巴管瘤,管腔不规则,多扩张后形成小囊,病变较局限。海绵状血管瘤4例,常呈多个囊腔状,内含淋巴液,切面成海绵状【2】。囊状淋巴管瘤5例,多发生于颈后三角区,通常进行性增大,可呈单囊或多囊腔,囊腔间可相通,其内充满淋巴液,边界较清楚。   2.2 本组11个病例均做到完整切除,术后无并发症出现,随诊2月至7年均无复发。   3 讨论   历年来淋巴管瘤的发病机制多用胚胎发生学解释,淋巴液未能流入静脉系统,属于错构瘤。病理分型以囊状淋巴管瘤多见,又称囊性水瘤,约占淋巴管瘤的50%以上【3】,一般认为淋巴系统多由静脉系所发出的原始囊发展而来,从囊分出内皮细胞芽突,向外发展形成周围淋巴系统,囊性水瘤系在胚胎期从原始囊淋巴组织断裂而形成。海绵状淋巴管瘤常扩张严重,常呈多个囊腔状,内含淋巴液,可见于幼儿和成人。多发于头颈部粘膜蔬松淋巴管丰富部位,肿物状似海绵并逐渐扩大,表现为受侵组织的肥大畸形如巨舌、巨唇等。毛细管型瘤组织主要在表皮层,由淋巴管组成,管腔不规则,多扩张或形成小囊,内含淋巴液,常与毛细血管瘤并存,也称血管淋巴管瘤,多见于婴幼儿,好发部位为口腔黏膜如颊、腭、舌、口底等,病变呈斑块状,直径2~3 cm或更大,使局部组织增厚稍隆起,表面布满乳白色透明的小颗粒,内含淋巴液,其间常杂以红色颗粒为毛细血管瘤成分。   患者常因颈部无痛性肿块入院,而主要位于颈外侧及颈后三角区,向下可延伸至锁骨下、腋下、胸壁,向上可至颌下、口底、舌,向后可至肩胛骨深面或椎旁,向前可过颈部中线。囊肿常随年龄逐渐增大,有自愈报道【4】。肿物质软,表面皮肤正常,一般与肿物无粘连,但深部活动性较差。体位移动试验阴性,透光试验阳性。外伤、感染等外界刺激常可使囊肿迅速增大或伴有疼痛,皮肤表面呈暗红色,皮温增高,透光试验阴性。   该病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结合临床诊断、辅助检查后穿刺结果,一般可定性诊断。超声检查因其无需镇静,无辐射为首选方法。但由于淋巴管瘤有侵袭性,病变不规则,范围广,对于边界范围确定不如CT、MRI,但对于观察囊肿内部结构优于CT。CT可提供丰富的形态学信息,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指导手术。MRI对囊液成分显示更清楚,特别对合并出血及囊内血管瘤时囊实混合成分更加敏感。   本病诊断不难,病变初期为一般性肿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患者可能疗效好,痛苦小。手术治疗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抽吸及硬化治疗有很高的复发率【5】。且硬化剂可引起发热、感染,上呼吸道阻塞,甚至过敏性休克等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