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承与创新中寻求平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在继承与创新中寻求平衡 同益小学 祁晓燕 2012年8月21日 如何从生活经验中引入数学知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教师直入主题,然后启发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角吗?”学生纷纷举手,列举出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角:牛角、羊角、三角形的“角”……接着教师提问:“谁来说一说生活中的这些角是怎样的?”学生各抒己见,好不热闹。   然后,教师郑重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数学中的角,它怪怪的,与我们生活中的角不同。谁能说说数学中的角是怎样的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一番。   接着,教师用投影仪出示,质疑:“你们看一看这个长方形,它有几个角呢?”学生一脸茫然:“没有角。”   ……   ●现象:课后这位教师说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她一脸尴尬:“我原想从生活中的‘角’引入数学中的‘角’,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场面。”   ●问题:本节课的任务是“初步认识角”。教师为了寻找“角”的生活原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一个找生活中的角、说生活中的角的教学情境。从形式上看,学生积极性高,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但大部分学生都想方设法去寻找有“角”的词语,对角的本质特征却未深入思考。这样借助生活经验导入“角”的概念,对学生建构“角”的知识网络有何帮助?   ●反思: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应该肯定,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课堂教学,都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数学活动。作为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日常生活概念与所学习的数学概念的内涵是否一致。由于日常生活概念受生活经验的限制,有时会忽略了本质属性,有时又会包含非本质属性,因此,生活经验的“角”往往会给数学意义上的“角”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所形成的表象作用,又要防止它的消极作用。具体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细致把握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避免学生产生错觉,引起不必要的误导。   2.善于运用生活经验的表象作用,引导学生深入进行“数学化”的探究。   3.新课标强调的“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既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源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创设生活情境并非是数学教学的唯一手段。   ●改进: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不妨对《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作以下改进。   教师从猜图形的游戏中引入“角”。   师:同学们,先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好吗?   生:好。   师:(出示信封,里面装一个长方形,信封外露出一角)你们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图形?   生1:三角形。   生2:正方形。   生3:长方形。   ……   师:(取出长方形贴上黑板)瞧,是一个长方形。   师:再来猜猜这个信封里的。   (出示信封,里面装一个五角星,信封外露出其中一角。学生饶有兴趣地猜,猜出后教师把五角星贴上黑板。)   ……   师:这些图形中藏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位新朋友,你们猜是谁?   生:角。   ……   教师让学生在猜的过程中观察、思考,初步感受角是组成几何图形的主要元素。这样巧妙地从认识的图形中引入“角”,学生同样兴趣盎然,而且有利于建构起“角”的知识网络。   二、只有个性化学习够吗 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投影,屏幕上出现超市出售物品的场面:丁叔叔拿着568元钱买“青春宝”。“青春宝”每盒146元,丁叔叔可以买多少盒?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568÷146=   师:568÷146,你们认为应把146看作是多少来试商呢?   学生纷纷发言,提出可以把146看作100、200、140、150……来试商。   师:你们认为看作多少来试商比较合适呢?为什么?   生1:如果口算能力好的同学,可以直接用146来试商。   生2:我认为看作100、200来试商,较简便。   生3:我认为应该用150来试商,因为146与150比较接近。   ……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试商,都有道理,下面就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   ……   ●现象:课后教师解释自己的设计意图:“新课程反对‘教教材’,提倡‘用教材教’。在计算教学中更提倡算法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因此这节课我改变了教材中用中间数150试商的方法,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灵活试商。”   ●问题:学习不完全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方法。如果教师只停留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层面上,不进行及时的引导、升华;只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而忽视科学结论和方法的归纳总结,一节课下来,学生各抒己见,无所适从,教学效果如何体现?   ●反思:新课程强

文档评论(0)

ebitji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