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主题: 第六章第一节 课程概述 教学要求:
1、理解课程的内涵; 2、了解不同课程概念的优缺点;
3、掌握个课程流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4、理解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的概念及各自的优缺点。
5.9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重点:课程的内涵及类型 难点: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 讲授要点及时间分配:
1课程的词源学分析;
(时间安排:10分钟)
2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时间安排:35分钟)
3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时间安排:25分钟)
4课程类型及其结构;
(时间安排:30分钟)
作 业 1.怎样理解历史上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
2.课程理论有哪些主要流派?其代表性观点分别是什么
3.有几种主要的课程类型?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参考资料 1、钟启泉主编:《课程论》第5、6章;
2、裴娣娜主编:《教学论》第6章;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第4、5章;
4、李帅军主编:《教育学》第6章。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教 学 内 容 备注与后记
一、课程内容的概述
(一)课程内容的含义
从总体上讲,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有目的地选择的一系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是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
(二)课程内容与相关概念
1.课程内容与教材。教材是指以文字和图形等语言符号形式反映一定课程内容的教学用书,是以事实、原理与体系等形式来说明课程内容中理论知识的体系,它是课程内容直接的物质载体。但是,教材不等于课程内容。
2.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从课程设计的角度看,活动分析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编制技术,它注重学生外显的学习活动,认为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把动态的“活动”作为课程内容。但是,从单个的课程要素看,课程内容应是静态的,包含的也不仅仅是直接经验形态的东西。
3.课程内容与学习经验。泰勒等人主张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或“教育经验”。强调的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紧密关系,不是课程专家支配的,而是受学生控制的,充分尊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也给课程设计带来了难度。
总之,课程内容不等于教材,不等于学习活动,不等于学习经验。但是又与这些观念紧密相关,应该把这些概念区分开来。
(三)课程内容的意义
1.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是课程内在结构的组成部分。课程内在结构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方式及评价等要素组成。特定的课程内容承,载着特定的课程价值观和课程目标体系。其合理性程度制约着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影响着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
2.课程内容性质体现了课程观的性质。人们对课程内容的性质、课程内容的类型、课程内容的广度及其呈现方式的认识不同,导致人们对课程本质、课程性质的理解就明显不同。即课程内容的取向是理解课程的一种重要方式。于是,出现了学科课程、经验课程或活动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一)依据
1.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的首要组成部分,对课程内容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如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就应当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会、观察和分析现实中的问题,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现实社会的内容。
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
学生需要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决定了他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如果内容与水平适合,接受程度高,学习效果好;反之,接受程度差,学习效果不好。
课程内容是课程与教学问题的集结点。
直接经验、情感性经验,教材难以再现,只是知识主体。
它是活动的内容和资料。
该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
还影响着课程实施中教与学的活动方式。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需要有相应的课程内容来诠释和落实。
杜威:“当学习是被迫的、不是从学习者真正的兴趣出发时,有效的学习相对来讲是无效的。”
教 学 内 容 备注与后记 3.社会发展需要。
丹尼斯·劳顿认为“社会现实”包括:(1)社会的效用,教材提供的内容应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必要基础;(2)社会责任感,可以激发人社会和政治的自觉性;(3)家长和社会的压力,他们对课程内容有一定发言权。
4.课程内容本身性质。即重要性、实用性、正确性等。
重要的内容一般具有这样的特点:是知识文化中的最基本成分;应用性和迁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