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长细比.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家论坛 建筑结构 技术通讯 2007年3月 建筑桩基设计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王允锷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审图中心 西安 710082) 0 引言 随着高层建筑,尤其是高层住宅的大量涌现,桩基础运 用愈来愈广泛.在我院最近三年来完成的140多幢的高层建 筑中,采用桩基础的就有120多幢.但应注意到,桩基础并 非是高层建筑唯一的选择,其他一些较成熟的地基处理形 式,如砂石垫层换填法,CFG复合地基,灰土挤密桩,DDC 或SDDC复合地基等同样也可以用于高层建筑的基础. 笔者认为,如果碰到地基条件很好的地质条件(如中粗 砂层,砾石层或卵石层),18层左右的高层建筑选择天然地 基也完全是可行的.灰土挤密桩(采用一次挤密桩),基础 设计得好,也能用于18层以下建筑,若采用二次挤密法可 用于20层以下建筑;DDC法(孔内强夯)若采用灰土回填 可用于18~20层建筑;SDDC工艺(孔内超级强夯)也可 用于18~20层建筑.所以设计人员务必要根据地质勘查报 告作详尽的对比分析,选择既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及变形要 求,同时经济性又较好的地基处理和基础方案.西安地区 DDC工法的灰土桩单方造价一般为85元∕m3;CFG桩的单 方造价一般为400元∕m3;混凝土灌桩单方造价一般为600 元∕m3(锅头钻成孔)及900元∕m3左右(机械成孔);混 凝土静压桩单方造价一般为1100元∕m3,以上数据可供设 计人员在做方案论证时选用. 桩基础是人们所熟知的基础形式,但鉴于岩土的复杂 性,关于负摩擦力的传递机理,群桩效应,桩土共同作用机 理,上部结构与桩基共同作用机理以及水平荷载作用下桩的 工作性状等问题均未得到很好地解决,再加上建筑结构上部 的复杂性,给桩基础的设计带来不少困惑.要把握好桩基础 的设计需要慎重对待每一个极其重要的设计环节,更何况对 高层建筑而言,基础造价一般要占到总造价的25%左右. 作为设计人员应掌握熟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与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是《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简称《地基规范》)所采用的术语,而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是《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简称《桩基规范》)所采用的术语,两者的涵义不同,所 对应的荷载组合效应值也不同,在新的《桩基规范》正式版 本以前,设计时不可混淆. 初步设计按土的抗力估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时,一定要 注意采取的桩端端阻力,桩侧阻力应为特征值,而不是标准 值.目前一些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一般不是特征值,而是极 限端阻力标准值和极限侧阻力标准值,设计时两者不要搞 错.用静载试验确定承载力特征值时,将极值荷载除以安全 系数2为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规范》第3.0.4条规定,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 传至基础或承台上的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 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验算桩身混凝土,承台混凝土强度及配筋计算,两本规 范均采用基本组合计算荷载效应,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荷 载效应值为设计值. 2 桩的中心距离 桩距的合理取值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同的桩型,土质 和荷载都将有不同的结果,从而带来不同的成桩工艺,安全 可靠性和工程造价.所以应认真对待桩距合理确定问题.确 定桩的中心距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成桩工艺.采用挤土成桩工艺时应考虑成桩过程中 的挤土效应.挤土效应包括两个方面:1)桩周土体出现侧 移或向上隆起;2)对灌注桩或是预制桩都将产生侧向挤压 的非常不利影响. (2)施工难度.采用挤密桩时,如果是满堂红桩基或核 心筒下桩数较多,当桩距偏小时,有可能造成后沉入的桩难 以达到预定的深度,造成同一承台底下桩端标高相差较大, 给施工带来困难. (3)群桩效应.群桩效应即群桩极限承载力与单桩极限 承载力之和相比出现降低或提高的现象.桩距愈小,群桩效 应愈明显.试验资料表明,各类土中的群桩效应明显降低的 最小间距为2d左右(d为桩直径),当桩距约为(3~4)d 时,可获得较好的群桩效应.也就是说群桩极限承载力接近 单桩极限承载力之和.桩距选得小,则承台尺寸小,造价低, 但桩的承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单桩承载力可得到 充分发挥,但承台尺寸相应加大,造价随之增加.孰轻孰重, 设计者要权衡. (4)桩型.摩擦型桩主要通过桩侧阻力来承担桩顶荷载, 当桩距过小时,桩侧阻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此时呈现实体基 础性状,群桩承载力降低,沉降加大,所以为了避免侧阻效 率的降低,尤其是在深厚软土或饱和度较高的土层中,更应 选用较大桩距. 端承型群桩的桩顶荷载大部或全部由桩身直接传递到 4 桩端,其工作性状与独立单桩相近,群桩的承载力近似取为 各单桩承载力

文档评论(0)

sVlEYrmpU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