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矿山测量作者干晓锐单元五控制测量课件.ppt

矿山测量作者干晓锐单元五控制测量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4颗卫星(21+3) 6个轨道平面 55o轨道倾角 2万km轨道高度(地面高度) 12小时(恒星时)轨道周期 5个多小时出现在地平线以上(每颗星) (二) GPS卫星 现在在轨道实际运行的卫星个数超过32个 * (三) 地面控制站 一个主控站:科罗拉多?斯必灵司 三个注入站:阿松森(Ascencion) 迭哥?伽西亚(Diego Garcia) 卡瓦加兰(kwajalein) 五个监测站=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夏威夷(Hawaii) 55 Hawaii Ascencion Diego Garcia kwajalein Colorado springs * (四) 用户设备 通用接收机(定位型): 导航型接收机一般情况下无数据输出的记录存储设备(手持机) 天线 前置放大器 电源部分 射电部分 微处理器 数据存器 显示控制器 供电 信号 信息 命令 数据 供电,控制 供电 数据 控制 * 国家测绘局1992年制订的我国第一部“GPS测量规范”将GPS的精度分为A—E五级(见下表)。其中A、B两级一般是国家GPS控制网。C、D、E三级是针对局部性GPS网规定的。 三、GPS测量规范及要求  (一)GPS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 (二)GPS精度分级 级别 相邻点间的平均距离/km 固定误差/mm 比例误差系数 平均距离/km AA 1000 ≤3 ≤0.01 1000 A 300 ≤5 ≤0.1 300 B 70 ≤8 ≤1 70 C 10~15 ≤10 ≤5 10~15 D 5~10 ≤10 ≤10 5~10 E 0.2~5 ≤10 ≤20 0.2~5 * (1) GPS测量速度比传统方法有极为显著的提高 (2)无论作大面积控制和局部测量都是理想的工具 (3)从价格上说,她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4)任何条件下都有充分把握提供足够的精度 GPS测量与经典测量方法的对比: 四、 GPS的特点 * 3.导线转折角测量 一般采用经纬仪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 组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 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 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需进行连接测量。 N B A 3 2 1 5 4 * 一、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思路: 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 ②由方位角α、边长D,计算坐标 增量ΔX 、 ΔY; ③由坐标增量ΔX 、 ΔY,计算X、Y。 (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 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 * 二、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为了计算导线点的坐标,首先应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以下简称方位角)。 180°前的正负号取用:是当α后<180°时,用“+”号;当α后>180°时,用“–”号。导线的转折角是左角(β左)就加上;右角(β右)就减去。 B右 B左 α后 * 坐标计算公式: (1) 坐标正算(由α、D,求 X、Y) 已知A( ) ), 求B点坐标 。 O y x A B * 注:计算出的 αAB ,应根据ΔX 、 ΔY的正负, 判断其所在的象限。 (2) 坐标反算(由X、Y,求α、D, ) O y x A B 已知A( )、B( ) 求 。 * 四.导线计算的基本公式 导线计算的基本公式 1.推算各边方向角: 2.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X=S·cos? ?Y=S·sin? 3.推算各点坐标 X前=X后+?X Y前=Y后+?Y 三个基本公式: 如图,A、B为已知导线点,1、2、3...为新建导线点。 观测了导线转折角?B、?1、?2... 观测了导线各边长SB、S1、S2... 计算1、2、3...的坐标: S1 S2 S3 A B 1 2 3 ?? ?1 ?2 ?3 ??? (??,??) ??? ??? ??? (X1,Y1) ??2 ??2 (X2,Y2) ?12 ?23 ??3 ??3 (X3,Y3) * (一)支导线计算 A B 1 2 ?AB (XB,YB) ?B ?1 SB1 S12 支导线没有多余观测值,因此不会产生闭合差,从而 无须进行任何改正。 由于支导线没有多余观测值,因此没有检核条件,无 法检验观测值的差错,施测与计算时必须十分小心。 ?已知数据:?AB,XB,YB ?A、B为已知边,点1、2为新建支导线点。 ?观测数据:转折角?B, ?1 ;边长SB1,S12。 * 支导线的计算步骤 (1).推算各边方向角 ?前=?后+?(左)-180° (2).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X=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时间加速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