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对小分子的活化 第一节 氢分子的活化和催化加氢 氢分子与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发生氧化反应的途径 1)从电子填充角度分析: 氢分子与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配位,氢分子成键轨道中的电子进入金属未填充电子的d轨道,使氢分子化学键中的电子云密度降低,该键被削弱,即被活化。 2)从能量角度分析: 氢分子与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配位,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填充了电子的金属d轨道中的电子,通过反馈键填充到氢分子的反键分子轨道中,使该化学键的能量迅速上升,抵消成键效应,也同样使该键被削弱,即被活化。 2. 过渡金属分子氢配合物 1)氧化加成 3)过渡金属卤素配合物还原或酸化 3. 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碳-碳双键加氢反应 1)Wilkinson 配合物催化碳-碳双键加氢 特点:a.稳定性 b.选择性 c.反应条件温和 d.有催化双键异构化和氢交换的能力 e.加氢顺序:直链a-烯烃环己烯支链a-烯烃顺式内烯烃反式内烯烃 2)Wilkinson 配合物催化碳-碳双键加氢的反应机理 3)其他配合物催化共轭二烯烃的部分加氢 OsHCl(CO)[P(i-Pr)3]2 4)Wilkinson 配合物催化环丙烷衍生物加氢 4. 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碳-氧双键加氢反应 1)钌有机配合物催化碳-氧双键加氢反应 2)[Pd0EnCat]微胶囊催化环氧乙烷衍生物加氢 a.制法:用甲酸还原聚脲/Pd(OAc)2配合物,得到聚脲配位的零价钯“微胶囊”催化剂[Pd0EnCat] b.能催化含芳基的环氧乙烷衍生物加氢开环,反应选择性高,发生在与苯环相连的碳-氧键上,得到相应的醇,分离产率很高。 5. 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氮-氧双键加氢反应 1)硝基苯加氢制苯胺 [1] Knifton J F. J Org Chem,1976,41:1200 [2] Deshpande R M, Mahajan A N, Diwakar M M, et al. J Org Chem, 2004, 69, 4835 第二节 分子氧的催化活化及选择性氧化 1.氧分子的催化活化 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与氧分子形成的氧化加成产物分为两类 超氧配合物 O-O键长:130pm 键能:400KJ/mol 分子氧与过渡金属形成双氧配合物后,金属的电子进入氧分子的反键轨道,抵消了氧分子的成键效应而得到活化 过氧配合物 O-O键长:150pm 键能:200KJ/mol 2.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分子氧对烯烃的环氧化反应 1)在共还原剂存在下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 在共还原剂异丙醇存在下,二乙酰基-5-环戊酮钒过氧配合物催化分子氧对降冰片烯衍生物环氧化 在共还原剂异丁醛存在下,Fe(dmp)3催化分子氧对不饱和醇双键环氧化,得到几乎定量产率的羟基环氧化物 2)在无共还原剂存在下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烯烃环氧化 3)分子氧对烯烃环氧化反应催化剂 A. 中心原子是:V, Mn, Fe, Co, Ni, Mo, Ru B. 配位原子是:氮、氧 C. 配位体类型:卟啉、Schiff碱、戊二酮 3. Waker法氧化反应 背景: 在钯催化下由乙烯制乙醛是典型的配位氧化过程,它改变了过去由乙炔水合制乙醛的工艺路线。但该反应的催化体系具有强腐蚀作用,现已被甲醇羰基化制醋酸法淘汰。 1)乙烯氧化制乙醛 Wacker过程的基本反应: 2)改进Wacker过程 3)乙酰氧基化 4.烯丙位氧化 在无共还原剂存在下,Schiff碱锰催化分子氧对环己烯位亚甲基上的氢氧化,得到烯酮和烯醇。 5. 烃类氧化 1)烷烃C-H键的氧化 2)芳烃侧链的氧化 4)芳烃的氧化偶联 第三节 烯烃的催化聚合 茂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烯烃高聚物 历史背景: 1953~1954年:Ziegler 和Natta催化剂 1982~1985年:Kaminsky Cp2ZrCl2/MAO 特点: 1)催化活性高; 2)催化剂结构明确; 3)均相催化; 4)实用范围广 卡尔·齐格勒是德国化学家,1898年11月26日出生在德国西部的赫尔塞,在马尔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43年后,接替E·费希尔职务任曼海姆-鲁尔工业区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院长,这是德国权威的煤炭化学之乡的研究机构。 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低压聚乙烯法和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他于1953
文档评论(0)